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根据图1和图2回答问题:
图1 图2
(1)甲、乙溶液中的溶剂是 。
(2)在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要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3)图2中a、b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表示的是 物质(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4)右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t2℃时所得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若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
A.冰 | B.浓硫酸 | C.硝酸铵 | D.干冰 |
E.氢氧化钠 F.氧化钙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比较 Fe、Cu、Ag 的金属活动性 | 将铁丝分别浸入 CuSO4 溶液和 AgNO3 溶液 |
B | 用最好的方法把室温下的不饱和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 | 加食盐 |
C | 除去二氧化锰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 区分黄金和黄铜片 | 灼烧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硝酸钾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
氢氧化钙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