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①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②其深;王者不却⑦众庶,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④,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⑤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所谓藉寇兵⑥而赍⑦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 节选自《谏逐客书》 秦 李斯)
【注释】:①让:辞,拒。  ②就:成就。    ③却:拒绝,抛弃    ④充美:丰富充足 。
⑤黔首:秦时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首,头。    ⑥藉寇兵:把兵器借给侵犯者。
⑦赍(jī):给予,赠送。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兵         ②故          ③所以           ④此

(2)、下列选项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逐客资敌国

A、属予作文记之 B、咨臣当世之事 C、其境过清 D、而君五十里之地存者
(3)、文中划线的句子已经被译成现代汉语,请你模仿上下文句式,把它改写成文言文。

(4)、节选的这段话阐述了国家治理的问题。李斯认为,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靠的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邵民瞻为东坡买一宅,为钱五百缗 , 东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日入新第 , 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一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东坡徒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 , 见东坡,泣自若。东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 , 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不痛心此吾之所以泣也。”东坡亦为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东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东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旧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 , 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注】①邵民瞻:人名。②东坡:苏轼的号。③五百缗:五百贯钱。④倾囊:尽出其所有。⑤偿:偿还。⑥卜:选择。⑦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⑧得曰:过了几天。⑨徙倚:走过去斜带着。⑩何其:多么。⑪老妪:老妇。⑫自若:依然如故。⑬不肖:不成材。⑭诸:相当于“之于”。⑮诀别:分别。⑯宁:难道。⑰徐:慢慢地。⑱售:这里是“买”的意思。⑲券:契据。⑳翌曰:次日。㉑索:求取。㉒直:通“值”,价钱。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