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秋日笔记(尚建荣)
        ①打开窗户,我看见一只金铃子静静地伏在一盆早晚花的叶片上。要不是它轻轻挥动触角,我几乎就辨认不出它青绿、与花叶颜色极其相似的身子。我向前靠了靠,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金铃子。
        ②一缕阳光从对面的楼角斜剪过来搭上窗台。它一动也不动,头朝下静静地俯爬在叶片上。此刻,我看清了它细长的折叠起来的后腿有多健美——自关节折叠处始至腹部,它的圆润的腿骨就像一件用翡翠雕刻而成的品位极高的艺术品——在阳光的映射下,隐约可看到那透明的淡绿中一丝丝的血肉。大自然,才是一个被我们常常给忽视了的杰出的艺术家呀——这时你不由不去惊叹。
        ③一点点秋风掠过,它细长而微微泛红的触角呈外八字轻轻舞动了一下便一动不动了。
        ④然而,秋天来了,寒意在一点点加重,这只金铃子,也许正是受不了这渐重的秋风才从山坡上一步步撤离的吧。
        ⑤不由想起《豳风·七月》中的诗句:“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⑥看来,这是一只快冻僵了的金铃子。
        ⑦十分钟过去了,我去看它,它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⑧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去看它,它仍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⑨三个小时过去了,我去看它,它还不声不响地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⑩此时,我才看清,它有一对圆圆的泛着红光的眼睛,背上披着的绿色羽翎近乎有身材的两倍长。长衣托在身后,极像一个滑稽演员穿了件很不合身的蓑衣在观众面前表演。羽翎与身体的接合处,有一道极具装饰意味的褐色细线。
        ⑪此后,直到那缕阳光从我家的窗台移向另一片楼群,我开始担心仍然一动不动的金铃子是不是真给冻坏了。我轻轻地吹了口气,忽一下,它竟然从一片花叶跳向另一片花叶。叶片上几只针尖大小的虫子被惊吓得不知所措地跑来跑去。
        ⑫晚饭后,我去看它,它已从花叶的一端移向了另一端。我伸出手指想捉住它,好让它冻僵了的身子在我生有火炉的房间渡过一夜。可我伸出的手指还未向它靠近,它便纵身一跃从五楼的窗台上义无反顾地跳下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⑬蓦然间,我心头涌上一股无莫名的滋味。不是心与心的惜惜相怜,也不是杞人忧天的自作多情,更不是……我知道,我体内沉默已久的一根神经在那一刻突然就如同笔碰到纸而找到了一千个诉说的理由。
        ⑭抓住一片花叶,就可能抓住一丝来自对方的温暖和希望,这是一片花叶所给予这只快冻僵了的金铃子的启示。而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所能给予这只金铃子的又是什么呢?面对秋寒的逼近,这只不曾发出一声哀叹的金铃子,它让我秋日里的生活从此黯然失色。
        ⑮夜色流水一样缓缓地弥漫开来,“唧——唧——”偶尔飘来的一两声秋虫鸣叫,无由间给这个秋天的黄昏涂抹了几许淡寞和虚无。。我知道:在这由无数钢筋水泥和玻璃构建的密不透风的城市,无论这只金铃子和它的伙伴是如何迅疾,都是不可能像两千多年前的那群蟋蟀一样轻易地登堂入室了――仅仅薄薄的一层玻璃,它们便被永远地隔离在一个遥远的世界。
        ⑯满城灯火次第亮起,今夜,这只金铃子它将在这个城市谁家的屋檐下栖息?明天,它又将撤向哪里?

(1)、文中描写细腻感人。请对第②段描写金铃子的画线句加以品析。
它的圆润的腿骨就像一件用翡翠雕刻而成的品位极高的艺术品——在阳光的映射下,隐约可看到那透明的淡绿中一丝丝的血肉。

(2)、文章第五段引用了《诗经·豳风》中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3)、有人认为⑦⑧⑨三个自然段意思差不多,可以删去其中两段。其实不然,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4)、文章最后一段话蕴意深刻,你是如何理解?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里中士人胡卓明,父祖好棋,挟此艺者日至。其母夜卧忽惊起,问其故,云梦吞一枯棋也。初意日所尝见,是以形于梦寐。已而生卓明。年至七八岁,厥祖与客对弈而败,卓明忽从旁指曰:“公公误此一着耳。”其祖败而不平,怒谓曰:“小子何知?”推局付之,卓明布数着,果胜,厥祖大惊,因与对棋,其布置初若无法度,既合 , 则皆是。数日间,遽能与厥祖为敌。迨十余岁,遂以棋名,四方之挟艺者才争先耳。往岁,有客以棋求见,朋友因共招卓明与较之,卓明连胜,客曰:“胡秀才野战自得,而某以教习不离规模 , 是以不胜。”

                                                                                                                                                                           (选自《独醒杂志》)

(二)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先得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注】①厥祖:指祖父。②既合:等到结束。③野战:棋路自由。④规模:下棋的套路。⑤逮:比得上。⑥甫:刚刚。

【文学性阅读】

鸥群

我第一次见到海鸥,是在祖国黄海上。

1984年7月,我从青岛启程前往上海。初次在海上航行的好奇心促使我步出舱门。就在此刻,一只海鸥飘然落入我的眼帘,羽翼蹦跹地嬉逐着浪花。须臾,这只海鸱飞掠而起,在苍茫的天空避风翱翔,仿佛这风急浪高的海洋是它无羁无畏的领地。我心中顿时升起无限敬意:噢,海鸥,你这孤独的勇敢者!

时隔七年,在祖国的西北边陲,一群水鸥再次撼动了我的心灵。

在一次与几位朋友去塔克拉玛干沙漠旅行途中,我们前往新疆最大的淡水湖——博斯腾湖。公路两旁平畴空旷,渠水长流。群鸥在起落觅食。一路抱怨无猎物可击的小宋让司机停住车。他弯腰蹑步前行,一声枪响,二三十米外一群受惊的水鸥骤然飞起,急旋升空。随即,传来几声凄恻的哀鸣,一只水鸱被击中了。它跌落在田埂上,正在做临死前的痛苦挣扎。

受伤的水鸥的哀鸣在天空中飘荡,已升空将远飞的群鸥听到这凄恻绝望的呼声,立即像悲戚的母亲扑向罹难的爱子飞转而下,环绕着受伤的水鸥旋舞、啼鸣起来,不断有水鸥三五成群从附近田地掠空飞来,加入这支哀伤却并未绝望的鸥群,数百羽如浪翻飞的翅翼凝成一股撼天动地的飞旋动力,要将受伤的水鸥重新带回它们永恒的家园——无垠广阔的蓝天。于是,奇迹发生了,这只奄奄待毙的水鸥凭借颤抖的双翅撑着地,瑟缩着痛楚的身躯跌跌撞撞地向前冲了几步,但它的双翅尚未离开地面,血迹斑斑的身体重又跌倒在泥水中。

然而,群鸥却看到了希望。它们的飞旋更急促了,啼唤更热切了。受伤的水鸥在同伴们不忍离去的翻飞和啼唤中缓缓拾起头,凝视着蓝莹莹的天空。它再次用双翅撑地站起,微微摇晃着肃立片刻,扑棱棱拍打泥水飞出四五米,喧闹簇拥着它的群鸥“呼”地飞向前方,旋即又返回来,引导受伤的水鸥继续前飞。一次又一次地往返。10米、20米地扑腾。终于,这只受伤的水鸥像劲风中的一纸素笺随鸥群翩翩融入天际。

“人有时候还不如一群水鸥。”一位路经此地目睹这一场景的老人意味深长地说,望着远去的鸥群,我们无言而立。

(选自《语文报》,作者:冯政)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