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江苏省苏州市震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材料一:西周时期,夏商周三族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民族雏形——夏。西周后期,北方民族戎狄内迁,南方自称“蛮夷”的楚国强大起来,威胁诸夏,夏民族意识高涨,于是改族称为“华夏”,意为“大而华丽”,以区别夷狄的“野蛮”,“夷夏之辨”由此出现。到春秋中晚期,孔子作《春秋》以礼乐文化作为判别夷夏的最高标准。孔子还主张对周边民族采取怀柔政策,他的弟子就有来自夷狄地区的子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民族观成为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基本主张。
——摘编自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分子发挥“夷夏之辨”中开放的一面,主张学习西方,为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19世纪末,维新派考证了“夷夏之辨”的本义,提出诸国平等的观念。梁启超是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他于1901年提出:“民族主义者……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将“五族共和”“五族平等”确立为处理国内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开始将反帝与反封建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近代民族主义新的内涵。
——摘编自耿云志《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主义》等
年份
条约
条约文本所用的法定文字
1858年
中英《天津条约》
英文
中法《天津条约》
法文
1861年
中德《通商条约》
德文、法文
1863年
中荷《天津条约》
荷兰文
1866年
中意《通商条约》
中文、意大利文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