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国际关系中的大国以及具有重大或决定性影响的当权人物,应该具备一定的畏惧感和责任意识,在处理危机中保持外交理性与克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0年以后,德国国内越来越流行这样一种逻辑:预防性战争对于长期安全是必需的。……随着德国在相对力量上达到顶峰的证据日益明显,……德国领导人认为,国家想要生存,必须要进行战争,并且早打比晚打好,而这场战争应由德国率先打响。

——(美)戴尔·科普兰《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长期萧条的农业部门和受到严重打击的工业企业同时强烈要求增加关税保护。1930年,美国出台了有名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两万多种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引起了国际市场的报复,各国对进口都竞相提高关税,……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贸易战。

——《经济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三:核战争对大家都是危险的,这一因素对危机局势的克制潜力超过了军事力量对比和威慑力量对比的任何计算标准。(1962年古巴问题上)肯尼迪总统宁愿做出某些让步以求达成谈判解决,也不愿利用当时的压倒优势发动一场核战争。

——(美)雷蒙德·加特霍夫《冷战史:遏制与共存备忘录》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力量增强的经济原因是什么?德国领导人要发动“预防性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的实质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经济危机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一,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对待战争问题上,影响肯尼迪总统与德国领导人产生不同态度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美国当时具备“压倒优势”?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国际危机处理的因素有哪些?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