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②,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①盂:古代的圆口器皿。②汤:热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两小儿日(     )
②日始出时人近(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孔子不能决也。
②孰为汝多知乎

(3)、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4)、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泅者数百,皆披发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节选自周密《武林旧事·观潮》)

【乙】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 , 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 , 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 , 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 , 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白洋潮》)

【注】①京尹:京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长官。②浙江亭:馆驿名,在城南钱塘江岸。③艨艟(méng  chōng):战船。④僦赁:租用。⑤擘翼:张开翅膀。⑥镞(zú)镞:形容浪头聚集涌动的样子。⑦辟易:因畏惧而退缩。⑧礴:同‚薄‛,迫近,这里是撞击的意思。⑨炮碎龙湫:潮水像雁荡山的龙湫瀑布轰碎了。

欧阳修在文学、经学、史学以及经世理论上的建树为他赢得了世人的尊重。纵观欧阳修生平,他极高的人格魅力也不容忽视。学校正在举办“以欧阳修塑造青春之我”的文化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与亲友交:厚望所托,为义而行

【甲】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 , 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 , 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节选自《欧阳修传》)

【注释】①迭相师友:互为师友。迭相,轮番、相继。②更:更动。③张弛:喻指事物的进退起落、兴废等。这里指前文仁宗对国家政事的改革。④翕翕(xī):此指趋附的样子。

【乙】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____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①此诗为欧阳修因事左迁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时所作。②物华:美好的景物。

经过课内学习,我们对欧阳修在滁州的生活已经相当了然,为研究他此前的经历,同学们搜集了以上两篇诗文,请你完成相应任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