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陋室铭》,完成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而哪一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

A、山不在高.有仙则           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B、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苔痕阶绿,草色入帘青 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过者,受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可以调琴                  吴广爱人(《陈涉世家》)
(2)、下面哪一句划线词的词类活用不是使动用法?

A、无案犊之 B、神寒骨.悄伦幽邃(《小石潭记》) C、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必先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例分析。

(4)、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

举一反三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巧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刁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乓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争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功。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惮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先生王斗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①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麟,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②,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④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宣王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谒者:负责礼宾的官吏。②东郭逡、卢氏之狗:古代名狗。③便辟:君主左右的宠信小臣。④尺縠(hú):丝绢,一种丝织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