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秋雨 庭院 树叶 人
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①{#blank#}1{#/blank#},人类无法离开声音。但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②{#blank#}2{#/blank#}。在留声机与唱片问世以前的数千年内,③{#blank#}3{#/blank#},但它的初始内容却无法得到保存,许多记载于历史文献的声音遂成绝响,这是文明的一大遗憾。直至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人类在记录、复制声音的领域内取得了突破,留声机、唱片相继问世。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________,一路莺啼送到家。
太阳能与风能{#blank#}1{#/blank#} , 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很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blank#}2{#/blank#} , 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blank#}3{#/blank#} , 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①{#blank#}1{#/blank#},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②{#blank#}2{#/blank#},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③{#blank#}3{#/blank#},“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绿遍山野白满川 ,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