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在学习“声现象”一章中常见的几个探究实验:(1)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乒乓球的作用是{#blank#}1{#/blank#},便于观察;用相同的力敲击音叉,距音叉远近不同的人听到声音大小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不仅与{#blank#}2{#/blank#}有关,也与距离有关;
(2)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明显减小。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blank#}3{#/blank#};
(3)如图丙小明把伸出桌边一端钢尺的长度逐渐变长一些,用相同的力再拨动钢尺,声音的音调变 {#blank#}4{#/blank#}(填“高”或“低”),如果钢尺伸出桌面很长时,拨动钢尺时,可能听不到,此时钢尺发出的是{#blank#}5{#/blank#}(填“超声波”、“次声波”或“正常声波”);
(4)如图丁,拿一塑料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慢,一次快,发现塑料片划得越快,塑料片振动频率越{#blank#}6{#/blank#}(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blank#}7{#/blank#}(填“高”或“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