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丙]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藏书之家此所谓战胜朝廷 B、当余从师也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色愈恭,礼愈则其受于人者不 D、慕圣贤之道自以为大有所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蒙乃就学。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4)、[甲][乙]两文都是长者劝后辈读书,劝说方式有何相同之处?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

(5)、丙]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6)、[丙]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篇诗文选段,回答各题。

[甲]松风阁记(节选)

刘  基

    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 1 ,叶细而条长,潇洒而扶疏 2 。故风之

过之,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 3 ,涤昏秽 4 ,旷神怡情,恬淡寂寥 5 。宜乎 6 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 7 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 8 ;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方舟上人 9 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 10 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 11 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 12 ,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 13 ,祭首阳而以为清 14 也哉?

【注释】①楞(jiū):弯曲向下。②扶疏:枝叶繁茂。③黩(dú):忧。④昏秽:黑暗的和肮脏的东西。⑤寂寥:寂静。⑥宜乎:怪不得。⑦违:离开。⑧石漱(lài):沙石上的急流。⑨上人:和尚。⑩洋洋:快意的样子。 11 汩(gǚ):乱。 12 永日:度过漫长的一天。 13 高:品行高尚。 14 清:品行纯洁。

 [资源链接]

①颍水:河名。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隐居在颍水附近,并认为尧的这种话弄脏了他的耳朵,就跑到颍水边上去洗耳朵。

②首阳:山名。相传伯夷、叔齐在周武王灭殷以后,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乙]南轩松

李  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①。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亩上教千尺。

【注释】①绵幂(mì):延绵覆盖。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凡公(欧阳修)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甚心洒然面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③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②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③曾:指曾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