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北省名师联盟(精编金卷)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材料: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陈独秀在1917年1月1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
材料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持何看法?说明理由。
主要观点 |
代表性著作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革命的历史。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林增平《中国近代史》等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史 |
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在各种冲击下的自我更新,是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同意哪一观点,并列举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还。(提示:明确写出你所同意的观点,阐述过程史论结合,列举的史实不少于两件。你不同意的其他三个观点既不需要阐述,也无须反驳。)
【答案】示例一 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阐述: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三元里人民抗英等;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军;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全民族抗战等。
示例二 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史。阐述: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19世纪末戊戌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开启了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1915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推动中国思想近代化。
【分析】【分析】
【点评】
【题型】论述题
【分值】
【考查类型】模拟题
近代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人物 | 生活年代 | 言论 |
魏源 | 1794—1857 | 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海国图志》 |
严复 | 1854—1921 |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今之称西人者,其命脉云何?则自由与不自由异耳。中国人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 |
李大钊 | 1889—1927 | 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庶民的胜利》 |
言论 | 出处 |
他们教孝,所以教忠,也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顺顺地听他们一干在上的人愚弄,不要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 《吴虞集》 |
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 | 《陈独秀著作选编》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