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解答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今年5月11日,某同学发现虫蛀过的绿豆有些能发芽,有些不能发芽,便产生了探究的想法.他将30粒正常绿豆种子均分为三组,其中一组不作处理,其余两组进行不同部位的钻孔处理(钻孔不影响未处理部分的结构),将三组种子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图甲为绿豆种子,图乙为种子内部结构)
组别 现象 日期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完整的种子 | 从a端钻孔至恰好破坏图乙中的结构② | 从b端钻孔,与第二组等大 | |
5月13日 | 均长出根,平均1mm;无叶长出 | 无根长出;无叶长出 | 均长出根,平均3mm,无叶长出 |
5月17日 | 根平均长度9mm;均长出叶,平均6mm | 有3粒种子长出根;无叶长出 | 根平均长度11mm;均长出叶,平均7mm |
5月21日 |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2mm | 根萎缩;无叶长出 | 均长成幼苗,平均高度35mm |
(1)对比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缺失 (填种子结构名称)会导致种子无法发育成幼苗.
(2)比较第一和第三组实验可知,第三组种子还能萌发成幼苗,这是因为 , 从种子萌发速度看,破损的种子更快,因为种皮破损的种子更有利于吸收 。破损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中的出苗率是否更高?该同学又开始了新的探究…
实验,培养温度和实验数据如表:
项目 | 每天累计萌发的种子数 | |||||||
第 1 天 | 第 2 天 | 第 3 天 | 第 4 天 | 第 5 天 | 第 6 天 | 第 7 天 | 第 8 天 | |
实验组(25℃) | 9 | 12 | 20 | 30 | 40 | 45 | 48 | 50 |
对照组(18℃) | 4 | 7 | 10 | 14 | 20 | 28 | 38 | 50 |
请回答:
实验组别 |
作物种类 |
种子数量(粒) |
是否光照 |
发芽情况 |
1 |
莴苣 |
100 |
是 |
绝大多数发芽 |
2 |
莴苣 |
100 |
否 |
多数不发芽 |
3 |
大豆 |
100 |
是 |
绝大多数发芽 |
4 |
大豆 |
100 |
否 |
绝大多数发芽 |
5 |
小麦 |
100 |
是 |
绝大多数发芽 |
6 |
小麦 |
100 |
否 |
绝大多数发芽 |
根据实验数据,以下分析不恰当的是( )
组别 | 温度 | 水分 | 萌发情况 |
1 | 25℃ | 没水 | 不萌发 |
2 | 0℃ | 水半淹种子 | 不萌发 |
3 | 25℃ | 水半淹种子 | 萌发 |
4 | 25℃ | 水淹没种子 | 不萌发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