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语文选修《鲁迅作品选读》感受鲁迅(一)—父亲与儿子《父亲的病》同步练习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村 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 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唐多令·秋暮有感
陈允平
休去采芙蓉。秋江烟水空。带斜阳、一片征鸿。欲顿闲愁无顿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断肠人、无奈秋浓。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注】陈允平,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词人。元至元十五年(1278),以图谋恢复旧朝之嫌入狱。经同官袁洪营救得免。后被征,北赴大都。晚年居家。著有《西麓诗稿》及《西麓继周集》《日湖渔唱》等。
咏梅
高启①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注】①高启,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才华高逸。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释】本词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赏梅词作,也是词人对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①挼:ruó,揉搓。
徐儒子①祠堂
(宋)黄庭坚②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③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尊。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注】①《后汉书·徐孺传》载:“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②黄庭坚(1045—105),字鲁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史“多污”遭贬。③徐稚吊唁郭林宗之母,只放束生刍(青草)。语出《诗经》:“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②。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③。
【注】①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②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③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