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

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钢尺振动的 .增大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重复实验.

结论

物体振动频率越 ,音调越低.

(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猜想

小雨猜想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

过程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进行如下实验:将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图示位置,将蜡烛分别放在a、b、c处,移动光屏都能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的像,其中在b处所成的像是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将蜡烛放在d处,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让小雨撤去光屏,透过凸透镜观察到一个 (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像.

这就证明小雨的猜想是不全面的.

程序

提出问题﹣﹣猜想﹣﹣ ﹣﹣得出结论

问题

讨论

将实验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将蜡烛放在b处时,发现像成在图中70cm处,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举一反三
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近视眼的缺陷”.他们用蜡烛代表眼睛观察的物体,用凸透镜代表眼球的晶状体,用光屏代表视网膜.为判断近视眼不戴眼镜时物体成的像在视网膜前还是视网膜后,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不给凸透镜戴眼镜,让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然后给凸透镜戴上眼镜,移动光屏,再次让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比较两次像距的大小.实验时,要注意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blank#}1{#/blank#},这样做的目的是{#blank#}2{#/blank#}.下表是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

实验序号

物距u/cm

不戴眼镜的像距

v1/cm

戴眼镜的像距v2/cm

像的性质

1

45.0

12.5

13.8

倒立缩小

2

40.0

13.5

14.2

倒立缩小

3

30.0

15.0

16.0

倒立缩小

4

15.0

30.0

35.6

倒立放大

小组同学通过分析认为,第{#blank#}3{#/blank#}次数据是无效的,原因是{#blank#}4{#/blank#}.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发现,v1{#blank#}5{#/blank#}(>/=/<)v2 , 所以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blank#}6{#/blank#}(远离/靠近)晶状体.那么近视眼不戴眼镜时,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blank#}7{#/blank#}(前/后)方.

小华进一步思考后提出另一实验方案:

先给凸透镜戴上眼镜,让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然后取下眼镜,再让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比较两次像距的大小.

你认为小华的实验方案{#blank#}8{#/blank#}(可行/不可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