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波浪》同步练习
诗歌来源于古代人们的生活。原是
和
的总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
举一反三
默写。
①
,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②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③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
⑤
,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
⑥
,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⑦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⑧王湾《次北固山下》诗中“
,
”一联,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③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⑥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⑦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
,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
②
,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③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
唱出宛转的曲子,
。(《春》)
④《西江月》中从嗅觉、听觉角度描写即将丰收的农村夏景的句子是:“
,
。”
⑤ 刘禹锡在《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的观点,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感情的句子是:“
,
。”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②
,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 (
《破阵子》)
④
,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⑥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⑦
,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⑧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辛弃疾的“举头西北浮云”取自谁的“西北有浮云”?(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考试试卷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
甘肃省兰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
甘肃省酒泉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甘肃省武威市第二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