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老翁捕虎》同步练习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年且九十 方磨铁杵 始一反焉 媪自言姓武
[甲]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余家有茅屋=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①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②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③ , 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④ , 用匀薄细白之纸糊之。凤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是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⑤ , 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注释】①篁:竹子。②榻:床。③围屏骨子:屏风架子。④窗棂:窗子上二构成格子的木条。⑤师承:老师传授。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选自《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选自《学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选自《曲礼》)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①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②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西京杂记,卷二》)
【注】①邑人:同县的人。②佣作:做雇工,劳作。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