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①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②吸收外国资本
③扩大对外贸易 ④实行“一国两制”
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广东钱局由张之洞创办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全套设备由英国进口,先后铸造制钱,“光绪通宝”,五种不同面值的银币,铜先(注:小面值铜钱)等,流通于津沪各口岸,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广东地方志》
材料二 张元济写诗赞誉道:“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广东教育出版社《经典广东》
材料三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三民主义中的两个已经实现,接下来……子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孙中山把实业建设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业上,尤其是铁路建设方面。
——人教社普通高中《历史》选修4
材料四 1979年4月,广东省负责人向中央回报工作时,希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必要的自主权……邓小平当即果断指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中图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五 见图
1978年以来广东及全国经济增长变化图
——《广东统计信息网—统计图表—GDP》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材料一: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自己的。
材料二: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A、经济特区{#blank#}1{#/blank#} ①珠江三角洲
B、沿海开放城市{#blank#}2{#/blank#} ②海南省
C、沿海开放区{#blank#}3{#/blank#} ③上海浦东
D、最大的经济特区{#blank#}4{#/blank#} ④烟台
E、最后开放的经济特区{#blank#}5{#/blank#} ⑤汕头
①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城市: A、深圳 B、上海
②1999年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 C、澳门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