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材料一:《慕尼黑协定》主要内容有: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0月1日至10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他日耳曼人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
孙红旗在《苏联与绥靖政策》中指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慕尼黑协定》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欧洲大战前夕绥靖政策的典型表现,或者说苏德条约是继英法之后苏联掀起的又一个绥靖高潮。
材料二:王芝在《条约有利于世界人民》中论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外交利用帝国主义营垒的矛盾,取得有利的国际环境.的一大胜利。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在波兰《选举报》发表文章,谴责了1939年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承认莫斯科与希特勒的交易“不道德”,但表示苏联“当时别无选择”。
材料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
46.2% | 28.4% | 40.6% | 16.5% | 8.4% |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德意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世界近代史精要》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