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选修6《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三章《通讯:讲述新闻故事》同步练习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南宋灭亡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②辇下:京师。③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读金太祖武元皇帝平辽碑①
马易之②
十丈丰碑势倚空,风云犹忆下辽东。
百年功业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
石断云鳞秋雨后,苔封鳌背夕阳中。
行人立马空惆怅,禾黍离离满故宫。
【注】①金太祖武元皇帝﹣﹣﹣﹣即完颜阿骨打,金朝建立者。于1115年称帝,国号金。先后占领辽的领土,并造女真文字。平辽碑﹣﹣﹣﹣史臣韩昉所撰写。②马易之﹣﹣﹣﹣南阳人,元代诗人。
南康望湖亭①
苏轼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②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注释】①时苏轼被贬惠州,途经鄱阳湖边的南康。②康时:即匡时,以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
咏史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
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天香引·忆维扬①
汤式②
羡江都自古神州,天上人间,楚尾吴头。十万家画栋朱帘,百数曲红桥绿沼,三千里锦缆龙舟③。柳招摇,花掩映,春风紫骝;玉玎珰,珠络索,夜月香兜。歌舞都休,光景难留。富贵随落日西沉,繁华逐逝水东流。
【注】①维扬:扬州的别称,江都也是扬州的别称。②汤式,元末明初人。③三千里锦缆龙舟:指的是当年隋炀帝乘坐龙舟下扬州的豪华场面。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