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狼》同步训练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举一反三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弇弇者,即而视之,则二乌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足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掏 , 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呜乃已。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毂 , 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呼!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选自清·戴名世《鸟说》,有删改)

【注释】①弇弇(guān):拟声词,二鸟相和之声。②掬:捧。③鷇(kòu):初生的小鸟。④奚:为什么。⑤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那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 日夜,解衣欲睡,月色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人远 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 必空旷幽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① 顷刻之玩也

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欤?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 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 水如玉盘,沙如金积②, 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③ 、瑶台、广寒之宫,未尝身 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 堆观月记。

(节选自张孝祥《观月记》④ )

【注释】①蕲(qí):求。②金积:堆积的黄金。③阆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 山之一。④作者因言事被罢官北归,途径洞庭湖,登湖中金沙堆观月所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环除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事也。作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饺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雨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手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 起坐而喧哗者,众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酹,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甲寅,高昌王麴文泰入朝。西域诸国欲因文泰遣使入贡,上遣文泰之臣厌怛纥干往迎之。魏征谏曰:“昔光武不听西域送侍子,置都护,以为不以蛮夷劳中国,今天下初定,前者文泰之来,劳费已甚,今借使十国入贡其徒旅不减千人边民荒耗将不胜其弊 , 若听其商贾往来,与边民交市,则可矣。傥宾客遇之,非中之利也。”时厌怛纥干已行,上遽令止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魏文泰:人名,麴qū。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