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4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2)河曲智叟以应  亡: 

(3)无地土    置:                    (4)公遂止    遂: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理解填空。
甲文中 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  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  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举一反三
校文学社开展“识文人风骨·扬传统文化”探究活动。请阅读诗文,完成任务。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毋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责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宝贵不能淫》)

【乙】

天祥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至潮阳,见弘范左右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③。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思,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选自《宋史·文天样传》,有删减)

【注释】①弘范:元朝大将。②招:招降。③张世杰:与文天样、陆秀夫并称为宋末三杰。④上:元世祖忽必烈。

【丙】

重阳

宋·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原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注释】①本诗写于文天祥被元军关押期间。②龙山:暗指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