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材料一:一次,清康熙帝赴承德避暑、围猎,途经北京北口长城时,曾做诗曰: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材料二: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的风雨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对峙抗衡】
材料一:这一史诗般的逃亡,行程约6000英里,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翻越十几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几条河流,历史上很少有意志征服环境的伟绩能与之相比,历史也不能提供一个更好的不间断的即时行动的例子。——摘自《剑桥中国史》
【合力御敌】
材料二:
【携手共赢】
材料三:2016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团访问大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国共两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台湾《联合晚报》
材料一: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如图)
材料二:明史记载:“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康熙帝经过长城时曾作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
材料三:(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美)基辛格《论中国》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