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选修9《中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第5课《玉堂春》同步练习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B、古人不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吗? C、在武汉大学举行的校庆仪式上,从日本专程回国的校友团,亲植“樱花树”以示纪念。 D、高中语文课程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七夕本身的内涵丰富,我们今天只把它理解为“情人节”,其实是窄化了它。它是包括爱情、劳动、游戏、祈祷在内的“节日综合体”,它既有文本基础,也有诗意阐发,还有仪式规范。“七夕”起源,并不一开始就是个爱情故事,而是古人在走近科学的时候,发现的天文奥秘。(乙)初秋之夜,仰望夜空,古人发现在银河两端,各有一颗星:织女星位于银河之西的天琴座中,牵牛星则位于天河之东的天鹰座内,两颗星难以相聚,于是被附会成了自古以来、人人有感而发的爱情悲剧。

    南朝梁武帝时殷芸在《小说》里记载了这个故事: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会。

    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大致的轮廓已经出来了:牛郎织女,各在天涯,一年一聚。

    (丙)顾颉刚先生有个观点——“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即一个原形故事,然后一层一层、一代一代的“添油加醋”,变成了今天的模样。这个思路在神话领域也适用,从星宿的观察现象,再拟人,再出现故事情节,再到“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的节日敲定,再到鹊桥、七仙女的细节添加等等,通过不断的层叠堆积 , 最后成了一个曲折离奇又动人的爱情故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庄子对于现象界有深刻尖锐的洞察力。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把一切都看得太透彻了。如茫茫人海,各人也(     )像乌龟似的爬来爬去,忙忙碌碌像耗子似的东奔西窜,然而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么,为得着什么。一旦省悟时,便会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是如此的(     )……看开了,一切都不过如此罢了,于是你就会不屑于任何事物,任何行动。然而这样的社群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如果每个人都像庄子笑声下的南郭子綦“隐机而坐”,进入到“答焉似丧其耦”的境况,那么个人和社会岂不近于静止?因而,庄子哲学如何处理及适应这情况,便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了。尤其是今日的世界——已被纳入了一个庞大的动力系统中,缓步或停足都有被抛弃的危险。然而,我们必须了解庄子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道行者,也非逃离现实生命的乌托邦理想人。他的见解是基于人类无止境的餍欲与物化的倾向所引发出来的;同时,鉴于个人的独存性已消失与被吞噬,遂于洞察人类的处境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没有这种感受的人,自然无法体会庄子。因而庄子哲学对于读者来说,能感受多少,他的可接受性就有多少;他的看法是无法得到大众一致公认的,同样的一句话,有人会视如智慧之言,有人会以为是(     )。事实上,庄子的哲学不是写给群众看的,庄子的说话也不是说给群众听的,他的声音有如来自高山空谷。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