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语文选修4《中国民俗文化》第三单元《冥屋》同步练习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①
(元)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注】 ①这首诗作于元顺帝元年寒食日祭扫祖墓时。作者的先祖虞允文曾在宋高宗绍兴年间大破金兵,暂时稳定了南宋局面,但最终宋朝还是灭亡了。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①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释】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们: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 , 十首秦吟③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答郑即翁
林景熙①
初阳蒙雾出林迟,贫病虽兼气不衰。
老爱归田追靖节,狂思入海访安期②。
春风门巷杨花后,旧国山河杜宇时。
一种闲愁无着处,酒醒重读寄来诗。
【注】①林景熙:南宋遗民诗人。②安期:又名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居东海蓬莱山。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①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②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③。
【注】①此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辛弃疾时任滁州知州。范倅(cuì)任滁州通判期满,将奉召入京,辛弃疾作此词为其送行。②殢(tì)酒:指沉湎于酒。③响空弦:成语“惊弓之鸟”的来源,讲述了战国时善射者更羸在魏王面前,只拉弓弦,未射箭就使大雁落下的故事。
乞食
陶渊明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①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②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注】①漂母:漂洗衣物的老妇。韩信贫贱时曾有漂母怜悯他饥饿而给他饭吃。后来韩信为楚王,重报漂母。②衔戢(jí):谓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