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三单元2课《石榴》同步练习
(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乙)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丙)《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臵身于鸡犬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
《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川密布的地带,迷漫的水雾扑面而来。(丁)《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滔声,流传在我们的血管里……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察证的河。
[甲]中晚唐文艺百花齐放,名家辈出;诗坛之盛,确乎空前。散文也是如此。[乙]韩愈、柳宗元固然是后代景仰不已的“宗师”,然而当时更为知名和流行的,却是白居易、元稹。与他们的通俗性的诗歌一样,他们的散文也曾万口传颂。[丙]这与兴起于盛唐,大盛于中唐的古文运动,当然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更有意思的是,与古文运动并行不悖,传统的骈体这时同样大放异彩,更为美丽,足见当日文坛也是百花齐放的。
历史文化学者最新研究发现,曾侯乙编钟横梁上密布的类似“二维码图”的纹饰,可能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古乐谱。此前,一般认为这些纹饰不过是一种豪华的装饰——无论是那黑红相间的色彩,还是那流畅细致的花纹,与金光闪闪的青铜编钟 ,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然而,仔细分析这些初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的纹饰,其构成元素有着惊人的一致性:“x”字形、“+”字形、“山”字形、“骨棒”形等反复出现。研究者指出,这些符号着大量古代音乐信息,如同汉字中的甲骨文一样,它们是音乐中的“化石”,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需要不断破解的艺术之谜,也是一份无比 的文化遗产。目前,由于掌握的资料有限,致使编钟乐谱上还有一些符号组合的含义尚须进一步辨识,有些符号尚未辨析出来。要想按照“二维码图”演奏出正宗的先秦时期的乐曲,还需要研究者们发挥才智, 。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