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写作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意思就是人生最高尚的事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自从古圣先贤提出“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后,“三立”就成为了许多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

    我们虽然无法与圣贤比肩,但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声音唱响这人生的“三部曲”。

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怎样与时俱进,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的新青年”呢?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范围和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举一反三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场名为“ALS冰桶挑战赛”的活动,正在互联网线上线下如火如荼地进行。活动规则极为简单,挑战者要么在24小时内向美国ALS(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 俗称“渐冻病症”)公益协会捐出100美元,要么往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并录下视频上传至网络,同时还可以向自己的3个朋友发起挑战。借助于社交网络的力量,“冰桶挑战”迅速传播。吸引了美国各界名人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甚至总统奥巴马等人参加,创下了在两周内收到近400万美元捐款的记录。
     “冰桶挑战赛”也传递到了中国,短短四天,国内主要受捐方就获捐200多万人民币。这项公益游戏,也正成为中国科技、财富和娱乐界的头号时尚,雷军、郭台铭、章子怡等相继“履约湿身”,并精心上传了自己被浇冰水那一刻的视频或照片,一时间引来看客无数。
    这个活动旨在用游戏的方式把公众关注的焦点引到罕见病上,进而为罕见病公益事业做点什么,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慈善捐款的方式没有诉苦,没有眼泪,很多人给予了“有创意”“很欣赏”的评价。不过,其中不少人也会在上述评价过后,再补上一个“但是”,质疑声音主要聚焦于把慈善变成了作秀、炒作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甚至有人认为冰桶挑战是一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与环保理念和公益理念截然相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最近,在河南郑州举行了智能机器人与三位名师团队对决的首场教学比赛。比拼的是人类教师与智能机器人谁更擅长教学,谁提升考试能力更强。其方式是教师和机器人分别为参加数学比赛的78名初中学生进行四天集中性的教学辅导。结果是,智能机器人依靠程序精密、反馈及时、矫正到位的大数据教学方式,在平均提分上以36.13分打败教师教学组的26.18分。智能机器人的教学获得了胜利。

材料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办公室。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男生在等候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送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你尊重我。”男生半信半疑。陶校长又很欣赏地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像被唤醒一般的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我不能用砖头砸同学。”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我再奖励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对以上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

或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