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诗歌鉴赏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语文选修第八单元第2课《懒惰哲学趣话》同步练习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①
苏轼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②。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注】:①这两首七绝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离儋州之前。澄迈,县名,在今海南岛;通潮阁,一名通明阁,在澄迈县西。②帝遣巫阳招我魂:帝,指上帝;巫阳,古代女巫名。这里诗人化用《楚辞·招魂》之意,借上帝以指朝廷,借招魂以指奉旨内迁。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0次 +选题
客游
李贺①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②石。
不谒承明庐③ , 老作平原客④。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⑤ , 归问时裂帛⑥。
【注】①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中唐到晚唐时期唐诗代表人物。②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③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曹植诗云:“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④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潞州,是旧赵地,故云“平原客”。⑤弹铗:《战国策·齐策》载冯谖才华出众,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因而弹铗而歌,要鱼、要车等。⑥裂帛:指写家信。
夜
杜甫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①鸣。
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
步檐②倚杖看牛斗③,银汉遥应接凤城④。
【注】①双杵:古人捣衣,二女子相对而立,各执一杵以捣之,故云“双杵”。②步檐:走廊。③“牛斗”即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和“斗宿”,二星都在银河的旁边。④凤城:指长安。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韦应物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①芳。
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②。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
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注】①踯躅: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②芸香:书香。芸草香味能杀死书虫,读书人就反把其夹在书中,时间久了书也就有了这种味道。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②。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①此词作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当时苏轼62岁,被贬琼州(今海南省琼山市)通判。②邹同庆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谗人蔽君,忠直见谤。
项羽
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