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毕节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诊断性考试试卷(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 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 , 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 , 杀七都尉,秦军走。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 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 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奏。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 ”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 ”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 大破荆军。 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馀, 虏荆王负刍, 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

(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改)

(1)、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项是(    )
A、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 B、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 C、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 D、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
(2)、文中加点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秦始皇,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把皇与帝合称皇帝,并自称始皇帝。 B、荆,既指古代九州之一的荆州,也指春秋时的楚国。文中指后者。 C、郡县,秦代的郡与县为同级行政机构。其中的“郡”与《过秦论》中“以为桂林、象郡”中“郡”的意思相同。 D、百越,也称百粤,指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也指此区域内存在的众多部族。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王翦喜好军事,取得非凡战功。王翦曾带兵攻打赵国阙与,一连拿下九座城邑;曾领兵攻打赵国,迫使赵王投降,赵国各地全部被平定,成为秦郡。 B、王翦行事小心,不被秦始皇理解。在攻打荆的问题上,年轻气盛的李信认为二十万军队足够,但王翦认为需要六十万军队,秦始皇笑话王剪年老胆怯。 C、王翦索要田产,被人认为过分。王翦攻打荆时,向秦始皇索要许多良田美池宅苑,后来率兵已经到了关口,又派人请求朝廷赏赐五倍的土地。 D、王翦带兵有谋,顺利击败荆人。王翦到了战场构筑坚固营垒采取守势,对方多次挑战而坚守不出,等到知道军队中的士兵比赛投石后,认为时机成熟,在荆军东去时,抓住战机,打败了荆军。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化汉语。

①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

②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

    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既而场后以文示宋,宋颇相许。偶与涉历殿阁,见一瞽僧坐廊下,设药卖医。宋讶曰:“此奇人也!最能知文不可不一请教。”因命归寓取文。遇余杭生,遂与俱来。王呼师而参之。僧疑其问医者,便诘症候。王具白请教之意。僧笑曰:“是谁多口?无目何以论文?”王请以耳代目。僧曰:“三作两千余言,谁耐久听!不如焚之,我视以鼻可也。”王从之。每焚一作,僧嗅而颔之曰:“君初法大家,虽未逼真,亦近似矣。我适受之以脾。”问:“可中否?”曰:“亦中得。”余杭生未深信,先以古大家文烧试之。僧再嗅曰:“妙哉!此文我心受之矣,非归、胡何解办此!”生大骇,始焚已作。僧曰:“适领一艺,未窥全豹,何忽另易一人来也?”生托言:“朋友之作,止此一首:此乃小生作也。”僧嗅其余灰,咳逆数声,曰:“勿再投矣!格格而不能下,强受之以膈;再焚,则作恶矣。”生惭而退。数日榜放,生竟领荐:王下第。宋与王走告僧。僧叹曰:“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俄余杭生至,意气发舒,曰:“盲和尚,汝亦啖人水角耶?今竟何如?”僧曰:“我所论者文耳,不谋与君论命。君试寻诸试官之文,各取一首焚之,我便知孰为尔师。”生与王并搜之,止得八九人。生曰:“如有舛错,以何为罚?”僧愤曰:“剜我盲瞳去!”生焚之,每一首,都言非是;至第六篇,忽向壁大呕,下气如雷。众皆粲然。僧拭目向生曰:“此真汝师也!初不知而骤嗅之,刺于鼻,棘于腹,膀胱所不能容,直自下部出矣!”生大怒,去,曰:“明日自见,勿悔勿悔!”越二三日,竟不至;视之,已移去矣。乃知即某门生也。

宋慰王曰:“凡吾辈读书人,不当尤人,但当克已。不尤人则德益弘,能克己则学益进。当前跋落,固是数之不偶:平心而论,文亦未便登峰。其由此砥砺,天下自有不盲之人。”王肃然起敬。

(《聊斋志异·司文郎》)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