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元代的行省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该做法(    )
A、扩大了元代疆域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加剧了民族隔阂
举一反三
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材料二: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三: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朝的行省代表中央政府分驭各地,因此具有地方最高官府与朝廷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行省具有替中央收权,同时兼为地方分留部分权力的性质,在行政、军事、司法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行省权力大而不专,凡钱粮、军事、屯种、  漕运诸要事, 行省无不领之,对防止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被削弱,以及行省向地方割据势力演化有积极的意义。行省制度既非中原王朝的传统制度,也并非蒙古汗国的旧制,而兼有蒙古法与汉地监察传统的因素。行省制度实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组合较合理的结

构……元朝在边疆地区广泛设治,统治较为全面和深入,并积极发展经济和开发资源,均  取得明显的成效。

材料二:清朝的治边方略大致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大权集中、小权分散,正确处理中央与  边疆政府的关系,使之各得其所。二是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根据边疆蛮夷的特点分别施治,即“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三是对边疆蛮夷的上层人物加强控制, 先是“ 众建而分其势”,使上层人物相互制约和牵制;其次是厚待边疆蛮夷上层人物,在待遇、名位和礼遇方面予以体现。清朝上层还与蒙古王公贵族长期联姻,既从蒙古王公家族中选择后妃,也把公主下嫁给蒙古王公,有效地增进了蒙古游牧势力的向心力。四是大胆进行改革,积极完善边疆治理制度…… 通过上述治边方略,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卓有成效。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回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