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综合练习。
(1)、阅读下面两则诚信小故事,用一句话概括“重诚信”的含义。

材料一: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他的剑,季子虽然默许赠送,但因为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等季子返回时,徐君已死,季子就把剑挂在其坟前的树上而离去。

材料二:北宋词人晏殊14岁时,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看到题目后,他对皇帝说:“这个题目十天前我就做过了,请陛下另出一题。”

重诚信:

(2)、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划线句构成一句排比句。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那么;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天际一朵朵漂浮的云。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网友

【材料一】红山玉龙(中华第一龙)照片

【材料二】

    红山玉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玉龙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约为3厘米。玉龙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还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通体琢磨,较为光洁,玉龙的重心位置有一孔,用绳吊起首尾水平,这都表明了当时琢玉工艺的发展水平。红山玉龙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圆润流利,生气勃勃。玉龙身上负载的神秘意味,更为它平添一层美感。

    红山玉龙的具体用途尚有待进一步探讨,它不只是一般的饰件,可能是祭祀用的礼器,也可能是同我国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关的礼制用具。

【材料三】

    1971年8月的一天下午,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农民张凤祥在村子后面的果林里修梯田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好像是人工砌成的石洞。在石洞的底部,他摸出一块像钩子一样的东西,质地坚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张凤祥以为是一块废铁,收工时顺便把它拿回了家。他的弟弟张凤良当时才六七岁,看到哥哥扔在地下的像“铁钩子”一样的东西,就找了一根绳子把它绑紧,开始拖着“铁钩子”和小伙伴们在村子里玩耍起来,过了七八天,竟然拖出光泽来了,太阳再一晒,就能看出这是玉。当张凤祥发现这是一件玉器以后,就带着它来到翁牛特旗文化馆。文化馆里一位叫王志富的干部用30元钱征集了这件文物,但他并没有在意,办完入库登记手续之后,就把它当成一件普通的文物锁到了箱子里。

    1984年,红山文化的发现有了重大突破。在辽宁省凌源市和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考古队员挖开了一座5000年以前的、陪葬有玉器的古墓,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古墓主人的胸部,摆放着两个精美的玉器。考古人员经过仔细辨认和研究后,认为它们是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此消息传到翁牛特旗后,文化馆负责人贾鸿恩突然想起1971年征集的三星塔拉出土的那件玉器。他意识到,那件被他们锁在箱子里的玉器,极有可能是与牛河梁玉猪龙一样珍贵的文物。他立即把三星塔拉的玉器装进挎包,坐火车赶到北京,请苏秉琦先生鉴定。苏秉琦是中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对红山的考古发现曾经给予特别关注。根据贾鸿恩回忆,当时苏秉琦先生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这件玉器,他一面仔细鉴定,一面向他了解这件玉器的出土地点和征集的过程。苏秉琦告诉贾鸿恩:这也是一件珍贵的玉龙,是一件重要的红山文化遗物。1971年在三星塔拉发现的玉龙,终于在被忽视了十多年以后得到正式确认:这是一件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由当时的红山人精心制作的,是国内首次发现的“中华第一玉雕龙”。

【材料四】

    这件玦型玉器是民间征集而无具体出土地点,其文化类型所属在学术圈内引起争议和讨论。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考古队联合翁牛特旗博物馆于2008年开始田野考察和民间访问,采访相关人士上百人次,在翁牛特旗红山文化遗址群采集实物标本上千件,于2010年10月下旬最终确认此件国宝的出土地点为翁牛特旗乌丹镇新地村东拐棒沟红山文化遗址群中。

【材料五】

    红山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红山玉龙对于研究我国远古的原始宗教,总结龙形发展的序列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从这一点上来看,怎样估价红山玉龙的文化价值均不为过。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横跨京藏高速和京新高速的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已于2019年5月底完工通车。

    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东起昌平回龙观,西至海淀上地后厂村路,全长6.5公里。该道路2.7公里是高架桥,在距离地面约6米的高空,由1000余块钢箱梁拼装而成。这些钢箱梁在工厂生产,然后运到现场由大悬臂装配,既缩短了建设周期,又降低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路基段照明采用超级也容光伏路灯,具有寿命长、无重金属污染等特点。自行车专用路还通过雨水渗蓄技术高效利用地表水资源,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自行车专用路的开通,倡导了绿色出行的理念,更有效缓解了回龙观地区的交通压力。回龙观地区人口密集,此地居住的人口,80%左右就业地分布在上地、中关村等区域。回龙观地区车辆交通拥堵严重,早高峰比全市平均早1小时,全天拥堵时间长达8小时。回龙观至上地之间出行主要依赖地铁13号线,早晚高峰排队时间非常长,平均出行时间约40分钟,出行效率低且地铁车厢内异常拥挤。全市地铁人数排前十的车站,回龙观及附近的天通苑占了七个。自行车专用路通车以来,从昌平回龙观骑行到海淀上地软件园大约只需要26分钟。

    材料二:

    这条路设计的突出特点是人性化。桥下空间用来打造城市绿道和自行车主题文化公园。栏杆设计集防风、防抛、防眩、降噪四大功能于一身,照明设施嵌于栏杆内骑行者感受不到干扰,且有“人在花中游”的美好体验。高架桥设置8个出入口,建设者引进荷兰自行车坡道助力技术,上行设置了自行车传送带,减少推行难度;下行设置了阻力装置,提高安全性。充分考虑到人们骑行中的需要,专用路沿线设有养护工区和综合服务区各一处。这条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路段交通流量大、人流密集建设单位组织召开拆改工作协调会70余次,召开安全方案专家论证会12次,保证了设计施工的精细化。

    材料三:

    自行车专用路的开通改变了不少人的出行方式。自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开通试运行,截至6月3日,3天共计通行41744车次,惠及了周边的通勤族。自行车专用路限速15公里,是仅服务于非助力自行车通行的城市道路,禁止行人、电动自行车及其他车辆进入。而截至6日14时,道路巡查维护人员共劝阻电动自行车4755车次,行人9152人次,清理遗留自行车1640辆。早晚高峰时总能看到骑着公路自行车的“飙车族”在专用路上疯狂骑行、来回穿梭。每天傍晚时段,专用路都会变成小朋友学骑车的“练习场”,甚至还有刚刚学会骑车的小孩颤颤巍巍地握着把,在路上画着8”字。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官亦鸣

    ①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

    ②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抬头看那天边的云,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一个胖胖的身影,依旧是那样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依旧是那样地摇晃着身躯——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

    ③母亲是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已是充满了年的气味了。而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她那永远是透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她是睡去了吗?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透骨的恸哭声却庄重地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懵懂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她是知道她的子孙们是要回来陪她过年并庆贺她老人家八十七岁华诞的。母亲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亲手做一锅红烧肉炖白菜豆腐粉条,看着里屋外间团团围坐在整整三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怎么说走就走了,仅仅差十一天啊!

    ④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减少21克,这就是说,人的灵魂重21克。守着母亲的灵柩,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从里到外的重,重得喘不过气来。是啊,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

    ⑤母亲是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她深深地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半个多世纪的辛劳操作,如今她是功德圆满,仓满斗盈。她可以放心地去了,去会见她相生相伴了七十余年的爱人——我们的父亲。去把她一生的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美美地相倾相诉。看那云层后面的影子,竟是大步连天,急不可待的了。是的,那云层深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母亲是轻松的,快乐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般的轻松,快乐。

    ⑥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栩栩如生的,有时可投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母亲的灵魂是栩栩如生的。看那天边的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

    ⑦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也不用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

    ⑧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并向大地投下了一片暖暖的光。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灯的。此时的她,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她知道她的子孙们分散在五湖四海是多么需要阳光,于是她匆匆地走了。

    ⑨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暖暖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