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之《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同步检测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调查显示,在1999-201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胡润中国富豪榜、中国校友会网2010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等上榜的近2500位亿万富豪中,拥有高等教育背景的“知本富豪”1485人,占富豪总数60. 89%.

以上材料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不超过10个字)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春雨之所以常在夜间降临,是因为春天的气候。②白天,由于太阳光照射强烈,云中的水汽被大量蒸发,云层变薄乃至消失,呈现了晴空万里的景象。③而到了夜晚,云中的水汽大量积聚,云层上部温度降低,云层越聚越厚,④下部由于云层本身的遮盖阻拦,地面的热量散发甚少,上冷下暖,⑤这样就引起空气对流而形成了降雨。⑥所以春雨经常会在夜间降临。

我国幅员辽阔,( A ),早春时节,北方地区   ①    , 春天气息尚未显现,有的地方甚至还是雪花飘飘;江南一带则是惠风和畅,田野青青,春意盎然; 而华南更是百花盛开,呈现出一片   ②   、生机勃勃的景象。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使田野的沟渠和山间小溪春水淙淙。山青了,水绿了,杨树、柳树在春雨中____,____;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由南向北盛开,一片金黄,芳香扑鼻,花叶上的雨露在春日的暖阳下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古往今来,( B ),而宋代似乎更为突出。宋代词人赵长卿在他的《点绛唇·春雨》中这样描写春雨:夜雨如倾,满溪添涨桃花水。落红铺地,枝上堆浓翠。而同时代的郭仁则有“移家杨柳湾,小筑田家坞。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的诗句。陆游一生也写了很多春雨诗。淳熙十三年(1186年) 春天,61岁的陆游奉诏入京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小楼里,听尽了一夜淅沥滴答的春雨, 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临安春雨初霁》,其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之句,清新隽永。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 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一幅明艳生动的早春图跃然纸上,为千古传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闪电是怎么形成的?①我们可以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想象空气团。②因为地表的组成复杂多样,③有植被、土壤、建筑、水体……等,④所以地表反射光波的能力不等,⑤这使得空气团的温度不尽相同。⑥空气团好比一个热泡。由于不同温度的热泡浮力不同,上升速度便有快有慢,快速上升的热泡会挤压其上方和周边上升速度慢的热泡,使它们在剪切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其后方运动的下沉拖曳流,对流(热泡之间的相对运动)就产生了。

对流导致相邻热泡中的粒子之间产生了碰撞与摩擦,摩擦起电使粒子带上电荷。对流越强,持续时间越长,( )。电荷有正有负,当携带同一电荷的热泡群中总电荷累积到一定量,又与地面或附近带相反电荷的另一个热泡群之间产生高压,此时电流在导电气道中因碰撞会产生火花,就形成了闪电。

如果热泡群中水汽含量较多,上升降温过程中就会生成云,所以人们经常看到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的场景。但是,( ),水汽含量较少,上升过程中就无法形成云,难得一见的“晴天霹雳”就出现了。

“红色精灵”是“晴天霹雳”的一种衍生品。闪电的温度可高达17000℃以上,使周围的物质离子化,继而形成了高速上升的气流,有时气流呈现喷射状。在类似“红色精灵”出现的天气条件下,若空气团的电荷累积量没有达到放电条件,就不会出现“晴天霹雳”。虽然人们对环境的变化____,但是大气中的强对流已悄然形成。如果“晴天霹雳”发生在白天,阳光可能掩藏“红色精灵”,也就隐藏了强对流的警示。这种不可见的强对流比强对流云更具危险性,难以防范。

如果飞机遭遇这样的强对流区,飞行员很难快速做出正确的应对,很可能导致机毁人亡;如果高大的轮船驶入强对流区,也有倾覆的风险;山区的高架桥,如果正处于强对流中,也是____。

所以,当我们享受大自然赠予的快乐时,不要忽略它的警告,美景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危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