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阶段考试卷

如图反映了(    )

A、圈地运动刺激农业人口流向城市 B、人们改变了传统的生育生活观念 C、英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D、机器生产对体力和技能的要求低
举一反三
民族品牌是指由本国企业原创,产权归本国企业的品牌。某校九年级(六)班的同学以“世界知名企业(品牌)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

【首创工伤险】

材料一:英国保诚集团创建于1848年,当时主要是为上层阶级人士提供人寿保险和信贷。1854年建立产业部,开始向工人阶级提供一种新型保险——产业保险,保费低至1便士。

【制造新能源】

材料二:维也纳·冯·西门子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发明家。在一份写给弟弟的信中提到:“这项发明如何正确的使用,潜力将是无比巨大的,它将打开通往电磁学新纪元的大门,电力将比以往更加的便宜,从而使照明、电力冶金以及其他的小型电气设备变得更加实用。”

【华丽大转身】

材料三:

法国米其林公司以生产轮胎制品闻名于世,某个阶段转型为政府设计和生产轰炸机,从1915年到1918年,米其林共产了1884架飞机,还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条水泥跑道。

美国杜邦公司火药制造起家,后发明出尼龙,二战前后,该材料广泛运用到降落伞、飞机轮胎帘子布、军服等军工产品和丝袜、地毯、渔网等民用品,今天杜邦集团产业还包括银行、波音飞机制造、可口可乐、保险等多领域。

【走向世界】

材料四:成立于1933年的日本丰田公司,自2008年开始逐渐取代通用汽车公司成为全世界排行第一位的汽车生产厂商,其在世界范围内共设有170个进口商和分销商,便于丰田公司在当地开展业务。

经济近代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材料一:17、18世纪农业进步,首先表现在结构性的变化上:如果说中世纪是庄园制,16世纪前后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混合体,那么18世纪则主要是资本主义租地农场制。与此同时,曾为英国乡村主体的自耕农队伍,到18世纪急剧减少。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的面貌,因为基本的生产单位已经不是农户,而是资本主义农场。

——摘编自侯建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

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兴起于棉纺织业,其中许多发明都出自于一些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之手。织工兼机械工凯伊发明了织布用的飞梭,使织布速度提高一倍;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能提高数倍效率的珍妮纺纱机。手工工场内细致的劳动分工,每个人专门从事一种简单的机械工作,使工匠的劳动获得技术上和操作上的日益完善和熟练,这为他们发明和使用机器奠定了基础。

——据孙守春、关连芳、张淑芳《科技史概论》

材料三: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材料四:1932年是美国大萧条时期最残酷的一年,作为重工业关键链条的钢铁工业,开工率只有19.1%,全国劳动力有1/3失业,整个社会陷入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中。危机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一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利用国家干预手段,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美国经济复苏、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选自《话说世界历史》

材料五:二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着福利国家的思想。他们认为贫困和失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能或懒惰,是由社会不合理结构造成的。国家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为了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安全,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福利国家发展起来。

——摘编自《教学参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