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试卷
回顾过去一年“新常态”无疑是描述当下中国的关键词之一。进入“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意味着要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
材料:2012-2016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元╱人)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年份
可支配收入
消费支出
文化消费
纯收入
2012
21810
15161
1102
6977
5221
165
2014
22780
15903
1141
7382
5530
183
2016
33616
23079
1946
12363
10130
809
注:①2016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②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但根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中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力不足,占全国人口2/3以上的农民,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材料二:“双十一”这天,不少电子商务网站都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量,由于打折促销力度大,一些网购达人纷纷给支付宝充值,准备好足额的购买资金为到时候的秒杀做准备,快递公司为应对“双十一”期间快递爆仓的情况,加速招兵买马,增加人手,同时增设车辆,保证运力充足,有的快递公司甚至想出了利用相对廉价的“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方法。
①居民收入增加 ②企业投资增加 ③消费需求扩大
④就业人数增加 ⑤消费价格上涨 ⑥推动经济发展
①优质优价——使用价值越大的商品,其价格就越高
②从众心理引发流行趋势——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③量入为出,理性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④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商品价格影响其需求
材料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旅游正成为人们假期休闲的一种时尚选择。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定的《“黄金周”旅游信息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对辖区内国庆假期的接待规模和效益进行了统计调查,2019国庆中秋两节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7.05亿人次,比2018国庆节增长11.9%;实现旅游收入5836亿元,增长13.9%。
材料二:在旅游成为人们假期休闲新潮流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旅游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游客不考虑自身经济实力,盲目跟风境外游;在旅游过程中,一些游客在文物上乱刻、乱画,在旅游景点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
①依托自主创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值量
②针对年轻用户的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商品的使用价值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
④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价值总量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