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容易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呈现的是一条古代中西交通要道,首先开通这条要道的是谁? 开通这条要道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有什么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代史上对中外文明交流作出贡献的两位著名历史人物 (4)在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更多地体现出西学东渐的特点。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 (5)材料三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是学习西方的杰出代表,与他们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6)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文明交流互鉴应遵循什么原则?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右图。请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
材料二: 1912年2月孙中山说:“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材料三: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
材料一: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
--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級上册)》教材整理
材料二:从1921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和思想引领下,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梦想。下列三幅图片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奋斗历程的缩影。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