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14年高中招生文化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考试全真模拟(二模)试卷

                  
(1)、2014-02-27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表决通过:将_____▲______分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A、12月13日和9月3日 B、9月3日和12月13日 C、8月15日和12月20日 D、12月20日和8月15日
(2)、上述材料还说明(     )

①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权利机关,拥有立法权

②必须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增强公民意识

③文化软实力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举一反三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苦难交织辉煌,伤痛孕育振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与此

同频共振,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必会让我们汲取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晚清以来,东西方两个世界的激烈碰撞,导致中国日益边缘化。一战的爆发,为中国谋求改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中国的精英们认为,如果中国加入一方,并成为战胜国,那么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从而挽回半个多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使中国与其他国家享有平等地位。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于2019年3月21日至24日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在罗马的40多个小时里,习近平主席同意方领导人畅叙中意传统友谊,规划两国关系发展新蓝图。意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意各界人士发表谈话,均对此次访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访掀开了两国关系新篇章。

材料三: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及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适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方略,这一方略是对“世界大同”等中华文化的传承,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更是融合了世界各国先进文化。5年来,中国在外交活动中积极践行这一理念,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开辟了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新道路,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纽约时报》刊文称,“中国的治理,可能是全球最为艰难的工作之一。”中国的发展,复杂的加减法,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更需要韧性。政府工作中的“加法”也好,“减法”也好,最终都是为了做“加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材料一:

注:中央企业,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其他中央部委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

材料二“给政府做减法,给市场做加法。”这是李克强自2013年就任总理以来一以贯之的施政理念。他常说:“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材料三: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一项特别的“加法”——法治元素更加凸显。纵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依法”“执法”等关键词频频出现。而这些关键词在政府具体工作中也日益凸显。某地民警执法视频走红网络:民警要求一个没有号牌的汽车司机岀示相关证件,连续三次警告司机都置之不理,民警被迫采取武力。采取行动前,民警提醒无关人员远离,最后当事司机被警察带走。其中,民警提示围观拍摄者:“你拍可以,没问题,但不要掐头去尾,要传就要整段传,出了问题你自己负责。”这一系列操作被众人称为“教科书式执法”。被采访的民警指出,如今“要习惯于在镜头下执法”。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