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南充市嘉陵区2019秋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多校联考质量监测试题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苏轼在《题西林壁》这样写道:“不识,只缘。”读了这句诗,让我们明白了
(2)、女娃游于,溺而不返,故为
(3)、细细的溪水,流着,流着
(4)、,孰能无惑?为学患无疑,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是初病的几年,我面对日趋恶化的疾病、不可知的命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一切不幸。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母亲为我出门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完了,就到别的村子去借,她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天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边,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由于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肿胀不堪,硬得跟石头一般。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已沉迷其间,无法自拔了。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

    就这样,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①______(A.由于  B.虽然  C.尽管)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汲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订了许多份报纸之外,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写书看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②______(A.信心倍增  B.其乐无穷  C.宠辱皆忘)。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

    我在她身边只待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待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热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