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材料二: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

    材料三: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1)、结合材料三,说说“韫椟而藏”在句中的意思是。“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一句体现了孔子的心情。
(2)、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孔子的“入仕观”。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以一言寤意,旬月取丞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初,千秋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 , 诛罚尤多,群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劝上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上报曰:“朕之不 , 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人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

    后岁余,武帝疾,立皇子钩弋夫人男为太子,拜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千秋,并受遗诏,辅道少主。武帝崩,昭帝初即位,未任听政,政事一决大将军光。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每公卿朝会,光谓千秋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千秋曰:“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终不肯有所言。光以此重之。每有吉祥嘉应,数褒赏丞相。讫昭帝世,国家少事,百姓稍益充实。

    千秋为相十二年,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车千秋传》,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绅,字公垂,六岁而孤,母卢,躬授之学。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苏州刺史韦夏卿数称之。

    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锜召绅作疏,坐锜前,绅阳怖栗,至不能为字,下笔辄涂去,尽数纸。锜怒骂曰:“何敢尔,不惮死邪?”对曰:“生未尝见金革,今得死为幸。”即注以刃,令易纸,复然。或言许纵能军中书,绅不足用。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锜诛,乃免。

    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累擢中书舍人。牛僧孺辅政,以绅为御史中丞,顾其气刚卞,易疵累;而韩愈劲直,乃以愈为京兆尹。绅、愈不相下,更持台府故事,论诘往反,诋讦纷然,繇是皆罢之,以绅为江西观察使。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李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

    逢吉终欲陷之。逢吉用张又新、李续等计,擢李虞、程昔范与刘栖楚皆为拾遗,以伺绅隙,内结中人王守澄自助。会敬宗立,逢吉知绅失势可乘,使守澄奏言:“先帝始议立太子,杜元颖、李绅劝立深王,独宰相逢吉请立陛下,而李续、李虞助之。”逢吉乘间言绅尝不利于陛下,请逐之。帝初即位,不能辨,乃贬绅为端州司马。后天子于禁中得先帝手缄书一笥,发之,见裴度、元颖、绅三疏请立帝为嗣,始大感悟,悉焚逢吉党所上谤书。

    始,绅南逐,霍山多虎撷茶者病之治机阱发民迹射不能止绅至尽去之虎不为暴。开成初,郑覃以绅为河南尹。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 , 击大球,户官道,车马不敢前。绅治刚严,皆望风遁去。

    武宗即位,进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居位四年,以足缓不任朝谒,辞位。卒,赠太尉,谥文肃。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李锜:唐朝宗室,唐宪宗时任镇海节度使,割据自雄,因叛乱被杀。②繇:古同“由”。③李逢吉:唐朝宰相,为人忌刻,险谲多端。④散衣:指平时穿的便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卜居赋(并引)

    昔予先君,以布衣学四方,尝过洛阳,爱其山川,慨然有卜居意,而贫不能遂。予年将五十,与兄子瞻皆仕于朝,裒橐中之余,将以成就先志,而获罪于时,相继出走。予初守临汝,不数月而南迁,道出颍川,顾犹有后忧,乃留一子居焉,曰:“姑糊口于是。”既而自筠雷,自雷迁循,凡七年而归。颍川之西三十里,有田二顷,而僦庐以居。西望故乡,犹数千里,势不能返,则又曰:“姑寓于此。”居五年,筑室于城之西,稍益买田,几倍其故,曰:“可以止矣。”盖卜居于此,初非吾意也。昔先君相彭、眉之间为归全之计,指其庚壬曰:“此而兄弟之居也。”今子瞻不幸已藏于郏山矣!予年七十有三,异日当追蹈前约。然则颍川亦非予居也。

    昔贡少翁为御史大夫,年八十一,家在琅琊,有一子,年十二,自忧不得归葬。元帝哀之,许以王命,办护其丧。谯允南年七十二终洛阳,家在巴西,遗令其子轻棺以归。今予废弃久矣,少翁之宠,非所敢望,而允南旧事,庶几可得。然平昔好道今三十余年矣老死所未能免而道术之余此心了然或未随物沦散。然则卜居之地,惟所遇可也,作《卜居赋》以示知者。

    吾将卜居,居于何所?西望吾乡,山谷重阻。兄弟沦丧,有诸子。吾将归居,归于谁处?寄籍颍川,筑室耕田。食粟饮水,若将终焉。念我先君,昔有遗言:父子相从,归安老泉。阅岁四十,松竹森然。诸子送我,历井天。汝不忘我,我不忘先。庶几百年,归扫故阡。我孔公,师其致一。亦入瞿昙、老聃之室。此心皎然,与物皆寂。身则有尽,惟心不没。所遇而安,孰非吾宅?西从吾父,东从吾子。四方上下,安有常处?老聃有言:“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选自苏辙《栾城集》)

【注】①卜居:选择地方居住。②裒(póu):积攒,积聚。③庚壬:西北方向。④瞿昙(qú  tán):释迦牟尼的姓,即佛家的代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康里脱脱,少时从其兄猎于燕南,世祖见其骨气沉雄,命宿卫。五年,海都犯边,脱脱从太子武宗讨之,大破其众,武宗壮之。成宗大渐 , 太后以两子星命付阴阳家推算,颇惑其言,武宗有虑。时武宗、仁宗同为太子,武宗进脱脱而言曰:“我捍御边陲,勤劳十年,又次序居长,神器所归,灼然何疑?”命脱脱往察事机。脱脱至大都,道武宗旨以闻,太后、仁宗与语曰:“闻汝所致言,殆有谗间。汝速归,弥缝阙失,则功为不细矣。”脱脱承命即行。归具致太后仁宗之语武宗释然无疑使使还报即日命驾上都正位宸极尊太后为皇太后仁宗为皇太子

    只儿哈忽尝有不逊语,将置于法,脱脱曰:“陛下新正位,大信未立而辄行诛戮,恐自危。”乃宥之。察八儿率诸王内附,脱脱即席陈西北诸藩离合之由、去逆效顺之义,听者倾服。后迁尚书省右丞相。尚书省赐予无节,迁叙无法,财用日耗,名爵日滥。脱脱进言恪遵旧制,侥字之风顿衰。宗王南忽里部人告其主为不轨,脱脱辩其诬,抵告者罪。

    仁宗即位,拜脱脱江浙行省左丞相。下车,进父老问民利病,咸谓杭城便河堙废已久,若疏凿以通舟楫,物价必平。僚佐或难之,脱脱曰:“民以为便,行之可也。”不月而成。英宗嗣位,召拜御史大夫。时帖赤先为大夫,阴忌之,奏改江南行台御史大夫,复嗾言者劾其擅离职守,将徙之云南,会帖赤伏诛,乃解。卸职,家居不出者五年。泰定四年薨,追赠太师、上柱国,谥忠献。脱脱尝即宣德别墅延师以训子侄,乡人亦化之,皆向学。朝廷赐其精舍额曰景贤书院。

(节选自《元史·康里脱脱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滕元发,初名甫,字达道,东阳人。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九岁能赋诗,范仲淹见而奇之。举进士,廷试第三,授大理评事、通判湖州。孙沔守杭,见而异之,曰:“奇才也,后当为贤将。”授以治剧守边之略。

    召试,为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谏院。神宗即位,召问治乱之道,神宗曰:“卿知君子小人之党乎?”曰:“君子无党,辟之草木,绸缪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亦殆。”神宗以为名言。知谏院。御史中丞王陶论宰相不押班为跋扈,神宗以问元发,元发曰:“宰相固有罪,然以为跋扈,则臣以为欺天陷人矣。”拜御史中丞。宰相以其子判鼓院,谏官谓不可。神宗曰:“鼓院传达而已,何与于事。”元发曰:“人有诉宰相,使其子达之,可乎?”神宗悟,为罢之。

    京师郡国地震,元发上疏指陈致灾之由,大臣不悦,出知秦州。神宗曰:“秦州,非朕意也。”留不遣。馆伴契丹使杨兴公,开怀与之语,兴公感动,将去,泣之而别。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在草间住宿)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瘗死食饥,除田租,修堤障,察贪残,盗贼,北道遂安。

    除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元发在神宗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神宗知其诚荩,事无巨细,人无亲疏,辄皆问之。元发随事解答,不少嫌隐。王安石方立新法,天下汹话,恐元发有言,神宗信之也,因事,出知郓州。历青州、应天府、齐、邓州,会妇党[注]李逄为逆,或以挤之,黜为池州,未行,改安州。流落且十岁,犹前过贬居筠州。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遂上章自 , 有曰:“乐羊无功,谤书满箧;即墨何罪,毁言日闻。”神宗览恻然,即以为湖州。哲宗登位,知郓州。学生食不给,民有争公田二十年不决者,元发曰:“学无食而以良田饱顽民乎?”乃请以为学田,遂绝其讼。时淮南、京东饥,元发虑流民至,将蒸为疠疫。先度城外废营地,召谕富室,使出力为席屋 , 一夕成二千五百间,井灶器用皆具。民至如归,所全活五万。徙真定,又徙太原。

    元发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帅。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元发至之八月,边遽来告,请八将皆防秋。元发曰:“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若其不来,四将足矣。”卒遣休。防秋将惧,扣阁争之。元发指其颈曰:“吾已舍此矣,头可斩,兵不可出。”是岁,塞上无风尘警,诏以四砦赐夏人,夏既得砦,又欲以绥德城为说,画境出二十里外。元发曰:“是一举而失百里,必不可。”九上章争之。

    以老力求淮南,乃为龙图阁学士,复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日章敏。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一》,有删改)

【注】妇党:妻子的亲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疾道不行于中国,恚恨失意,故欲之九夷也。或人难之曰:“夷狄之鄙陋无礼义,如之何?”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言以君子之道居而教之,何为陋乎?

问之曰:孔子欲之九夷者,何起乎?起道不行于中国,故欲之九夷。夫中国且不行,安能行于夷狄?“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言夷狄之难,诸夏之易也。不能行于易,能行于难乎?且孔子云:“以君子居之者,何谓陋邪?”谓修君子之道自容乎?谓以君子之道教之也?如修君子之道苟自容,中国亦可,何必之夷狄?如以君子之道教之,夷狄安可教乎?禹入裸国,裸入衣出,衣服之制不通于夷狄也。禹不能教裸国衣服,孔子何能使九夷为君子?或孔子实不欲往,患道不行,动发此言。

(节选自王充《论衡·问孔篇》)

材料二: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虽然,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卒未免于陋之名 , 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节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

【注】①夷蔡:夷为夷人(古代指少数民族)所居住地,蔡为流放罪人的所居之地。②上国:这里指京城。因王守仁自京官贬龙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