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陕西省安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试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有所增加,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并关注商品的质量。

材料二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时下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上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

(1)、结合材料,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
举一反三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描绘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下图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图。

材料二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正加快形成助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 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的前沿领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和速度,融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其影响力不断扩大。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其带来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引发了人们的焦虑。

材料四  2024年1月3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简称中国信通院)公开发布的《全球数字治理白皮书 (2023年)》(简称《白皮书》)显示,人工智能 (AI)技术实现飞跃式发展,给全球数字治理带来挑战。人工智能引发的风险是全局性、 系统性和国际性的。给个人带来数据偏见、技术滥用、道德伦理等风险;给企业带来版权侵权、 隐私侵权赔偿、 商业秘密泄露等风险;  “机器换人”可能引发失业,冲击就业市场、危及公共安全等风险; 国家间的技术鸿沟会进一步拉大, 国家间贫富差距可能进一步加剧,对各国及国际社会现行的相关法律的适用性和保护性形成挑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6月发布的《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3)》数据显示,2022年海洋经济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的贡献率达20.9%。“蓝色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广东持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推动汕头、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重要发展极;加速建设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把海洋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全产业链培育海洋牧场大产业;全力构建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聚力构建千亿级、万亿级海洋产业集群;加大海洋渔业服务公共投入,完善海洋渔业的社会化服务,以及提供现代海洋产业人才和科技、现代海洋产业体制等保障。广东持续唱响“海洋牧歌”,全力推动海洋强省建设。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2023年10月15日,值此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到来之际,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五部门向全社会发出倡议:“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在高质量发展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强化多元食物供给,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培育绿色营养观念,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引导居民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2023年10月20日,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针对种粮的比较效益低,草案二审稿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投入机制,增加调动种粮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种粮抓粮积极性的规定,并明确有关农业保险的规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