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试题来源: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武松打虎》同步练习

    选出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 大剌剌:大大咧咧,大模大样。 B . 本事:事情经过。 C . 身分:身体、本分。 D . 打并:收拾。
    【考点】
    【答案】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5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    又到高考报名时。面对各地客观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教育发达地区的考生纷纷采用转学、迁移户口等方法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应考。

        这一大约始自20世纪80年代的“高考移民”现象,在我国屡禁不演愈烈,已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

    新疆长期以来都是高考移民的“重灾区”。据不全统计,今年新疆共有8.7万名考生报名,报名阶段就已初步查处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890名,其中大部分是“高考移民”。

    “一多一高二低”(招生计划多,录取比例高,录取分数低、报考条件要求低)的现状,使海南成为“高考移民”向往之地。数据显示,省外考生将户口迁入海南报名的人数在逐年增加,2000年293人,2001年586人,2002年增至1875人,来自24个省份,占全省考生总数的9.5%。

        高考移民出现了“两头流”的趋势:一方面是大量流向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山西等教育欠发达地区;一方面是少量流向北京、上海等录取比率较高的教育发达地区。

        “高考移民”的大量增加,打破了各省高考原有的平衡状态。尤其是在教育欠发达地区,当地学生与“高考移民”的矛盾冲突日益激化,甚至引发罢课、上访等群体性事件,危及社会稳定。

        今年3月7日,新疆霍城县三中100多名高三学生集体罢课、静坐,打出“公平竞争,反对高考移民”的横标,并选出学生代表与校方交涉。3月18日上午,玛纳斯县一中299名高三学生罢课。近年来,为遏制“高考移民”现象,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纷纷出台禁令,但效果并不理想。有关专家指出,“只堵不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考移民”问题。我国必须从教育公平入手,一方面进一步提高“门槛”,严把报名关,杜绝腐败;一方面应着手解决一些根本问题,如降低过大的高考分数线差异;改革现有全国统一高考模式,增加高校自主考试招生的权力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组合阅读

    〔片段一〕

    在最后一分钟,他骤然想起了他衣袋里的手枪。等他们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他就对准那兵士的后背打一枪,这样朱赫来就可以得救了! 这刹那间的决定立刻止住了他混乱的思潮。他紧紧地咬着牙,咬得发疼。不是就在昨天朱赫来还对他说过的吗:“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弟兄……”

    保尔很快地回头看一看。往镇上去的路上空无一人。前面有一个穿着春季短外套的女人独自走着,她大概不会碍事。在十字路侧面的那一条路,他看不见,只有远处通到火车站的那条路上,才有几个行人。

    〔片段二〕

    陆军医院的青年医生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坐在她寝室里的小桌子旁边,翻着她那本厚厚的淡紫色的日记本,里边是她用优美的斜体字所作的记录:

    1920年8月 26日

    ……一个头部受伤的红军战士被安置在病房角落靠窗的病床上。他只有十七岁。人们把一包在他的衣袋里找出的证件和医生诊断书交给了我。他的名字叫作保尔·安德列耶维奇·柯察金。证件有:……还有一张红军团长给他的嘉奖令的摘录,上面写着:“对英勇进行侦察工作的红军战士柯察金予以嘉奖。”此外还有一张似乎是他亲笔写的纸条:

    拜托诸位同志,在我战死的时候,请通知我的家属:谢佩托夫卡镇调车场钳工阿尔焦姆·柯察金。

    他从八月十九日被炮弹片打伤的时候起,一直处在昏迷状态中。

    ……

    9月 10日

    今天我替柯察金写了一封家信。他在信里说他受的是轻伤,很快就可以治好,一定要回家看望他们。实际上他流了很多血,脸跟纸一样白,现在还非常虚弱。

    ……

    9月 21日

    今天柯察金第一次坐着轮椅,被推到医院的阳台上。他看见花园和呼吸着户外清新空气的时候,现出了什么样的表情啊! 从他那缠着纱布的脸上只露出一只眼睛。这只眼睛是活泼的、明亮的,它眺望着周围的景致,好像他是初次看到那些东西似的。

    〔片段三〕

    〔A〕……低飞的灰色的阴云蒙住天空。大雪下得很密。晚上,大风在烟囱边怒吼,在树林里追逐旋卷的雪花,发出凄厉的呼号,使得整个森林不得安宁。

    暴风雪猖狂了一夜……

    第二天清早,上工的人双脚都陷在很深的雪里,耀眼的太阳挂在树梢上,天空没有半点云彩。

    ……只有现在,保尔才体验到寒冷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难以忍受。奥库涅夫那件旧上衣并不能使他暖和,而那只套鞋也灌进了雪。它好几次掉在深雪里。另一只皮靴也快要掉底了。而且,因为他睡在水泥地上,脖子上已经长了两个大痈疮。托卡列夫把自己的毛巾送给他作围巾。

    〔B〕瘦削憔悴、两眼通红的保尔,疯地用一把大木锹铲雪。

    〔片段四〕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的光滑枪身,指头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抽出手枪来,大声对自己说:

    “谁能想到你会有今天哪?”

    枪口轻蔑地对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着说:

    “朋友,这是假英雄! 任何一个笨蛋都会随时杀死自己! 这是最怯懦也是最容易的出路。活着有了困难——就自杀。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 你已经尽了一切力量来设法冲出这个铁环吗? 难道你已经忘记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一天作过十七次的冲锋,而终于排除一切困难攻克了那个城市吗? 把手枪藏起来,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有过这种念头。即使生活到了实在是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活下去,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片段五〕

    许多天过去了,正在等待得难以忍受的时候,他那跟他一样激动的母亲突然走进屋子,喊道:

    “列宁格勒来信了!!!”

    那不是信,是由州委会打来的电报。电报纸上只有简单几个字:

    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又怦怦地跳起来了。他日夜盼望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拿起新的武器,回到战斗的队伍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