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联合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88~1995年间,联合国共进行了24次维持和平行动,超过了前40年维持和平行动的总和。联合国维和人员的任务除继续承担传统的监督停火等职责外,还包括进行人道主义教授、安置难民、医疗救助、重建国家等。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材料二: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大批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数量大大增加。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大会通过的80%以上的裁军提案是第三世界国家提出的。据联合国新闻网报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派出维和人员3.9万余人次,参与维和任务区道路修建工程1.3万余公里,接诊病人17万多人次。2004年,联合国授予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全体官兵“和平荣誉勋章“。

——以上材料摘编自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等

(1)、根据材料一回答,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具有什么新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联合国为什么能够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联合国宪章“是一部美国文献”,虽然在某些方面美国对苏联做出了让步,但实际上美国有“隐蔽”,几乎所有拉美二十多个国家政府一致在重要问题上跟着华盛顿投票,华盛顿利用它的多数席位可使控制票数不足的莫斯科屡次反对却归于无效。

──选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1965年,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议,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这就使得联合国中第三世界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力量逐渐占据上风。

──选自王春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史》

【材料三】海湾国家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一直存在争端。1990年8月,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突然袭击,不到一天就占领了科威特全境。

战争爆发的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无条件撤军,但伊拉克对联合国的决议置之不理。1990年11月,安理会通过的678号决议规定,如果伊拉克不在1991年1月15日以前执行联合国决议,安理会成员国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

──选自《当代国际关系史》

(1)材料一表明美国对建立之初的联合国有何影响?它是通过什么方式施加这种影响的?

(2)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60、70年代,联合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体现了联合国的什么作用?请说明材料二中的变化与这种作用之间的关系。​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