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统编版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试卷(二)

课外阅读轩。

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孩子跌倒了,趴在地上哭叫着,年轻的母亲似乎无动于衷,板着面孔,用严厉的目光盯着趴在地上的孩子。正巧我路过,上前要扶起那孩子。那母亲果断地说:“不,不,让他自己爬起来!”

    我仔细一“咀嚼”,始得醒悟:这位年轻的妈妈如此这般,大概是出自对人生的体验吧。

    人生是一个过程。好像上苍有意为难人,在人生的全过程中,绝无平坦大道可走。坎坷,荆棘,困难,这一切都与人生为伴。人要生存,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困难交锋,要与挫折抗争。这是对人的信念、意志与毅力的考验。敢于交锋与抗争者,即使跌倒了,也会爬起来并最终成为命运的主人和事业上的成功者。一个从小娇生惯养、溺爱过度的孩子,长大之后决不会有什么意志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容易跌倒;跌倒之后也是很难爬起来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从小历经“摔打”的人,他们直面人生,深谙(ān)人生的底里,虽百折而不回,履艰险而不惊。

    不过,像这位年轻妈妈那样待孩子的不是很多,而娇惯、溺爱孩子却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视孩子为“小皇帝”的家庭不胜枚举。许多刚入托儿所(或幼儿园)的三四岁的孩子,食不善用筷,穿不会动手。做父母的有谁不爱自己的子女?需要界定的倒是:什么是爱?怎样才算爱?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害。有些中老年父母意识到这一点了,但已为时过晚。

    那个跌倒的孩子终于自己爬起来,跑到妈妈近前。妈妈欣喜地笑道:“对,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往前走。”年轻的母亲,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1)、结合短文内容解释词语。

界定:

不胜枚举:

(2)、“一个从小娇生惯养、溺爱过度的孩子,长大之后决不会有什么意志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容易跌倒;跌倒之后也是很难爬起来的。”文中与之对应的一句话是,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3)、在第1自然段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家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流传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shì)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的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一本本“苦书”——这,说来话就长了。

    母亲生完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  突然  忽然)下床了!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时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住美国学生站起未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接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选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课外阅读轩。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家虽说不是“书香书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母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下床了!

    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受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课外阅读。

一个奇异的世界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丁梅芳是我的班主任。她是北京人,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声音又响又脆,非常好听。她的眼睛不大,但是总透露着温柔的笑意。一笑,会露出白净的两排牙齿。她的头发绑成了两个小刷刷,显得干净利落。

       有一天,我和一个牛高马大的同学去大队部玩耍,丁梅芳老师就住在那里。

       突然,丁梅芳老师从圆形的拱门那里走了出来,喊我们的名字。不知是我们的声音传过去,她听出了是我们,还是她看到了我们,她随即又返回宿舍取了东西出来。

       我和另一位同学像小鸟一样朝丁梅芳老师奔去。

       她伸出了两只手,一只手里攥着一大把花花绿绿的糖,另一只手里捏着一本厚厚的、像砖头一样的书。丁梅芳老师说:“来,你们选吧,看你们喜欢什么!”

牛高马大的家伙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我还在犹疑不决的时候,他已经飞快地把丁梅芳老师手里的糖全部划拉到了自己的手中。糖块不少,他是用两只手捧着的。我别无选择了,只好从丁梅芳老师那里接过那本砖头一样厚的书。

       突然,丁梅芳老师大声喊着那个同学的名字说:“你太自私了吧,把你的糖给安武林分点。”他很不情愿地捏出三块糖,塞到了我手里,而且还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丁梅芳老师说:“安武林,好好看看吧,很有意思的。”

      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文学书,是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那个时候,在小村几乎没有人读书,或者说没有读书人。那些读书人都在外地工作。

       我好奇地打开了这本长篇小说,一下子,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好像这本书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而我不由自主地被它吸引住了。海浪,白帆,椰子树,海鸥,沙滩,大海,还有那股海的咸腥味儿……这是我从来都不知道的生活,我感觉我封闭的心灵和狭窄的视野一下子被打开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向我展开了。

       现在想来,这也许不算什么很好的书,但它使我产生的震撼却是任何一本书都比不了的。它培养了我读书的兴趣。从此,我深深地迷恋上了读书。可以说,阅读让我埋下了想当作家的理想的种子。

       所以,丁梅芳老师的名字像花朵一样,在我的人生岁月里散发着郁郁的芳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