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长征》节选同步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彭德怀:“我早就留意了,他偷偷儿地把自己那份儿炒面分给你我吃了!”

    刘少奇走到战马前,抚摸着警卫员的身体:“不要哭了,我冤枉了你,向你道歉。”

    警卫员蓦地转过身来:“我不是为这件事才哭的!”

    刘少奇一怔:“那又是为什么呢?”

    警卫员:“首长都饿晕了,可我连一点儿炒面都没有了!”

    彭德怀:“何止我们在饿肚子啊!主席也断了粮,昏迷中的恩来同志也没有吃的……”

    刘少奇指着倒在草地上的烈士遗体:“他们也是因为没有吃的,才饿死在这千里草地上的啊!”

    彭德怀低沉地:“这样下去,还会有更多的战友倒在这千里草地上的!”

    刘少奇沉吟有时:“怎么办呢?”

    这时,战马发出咴咴的哀鸣。

    彭德怀久久不语,突然,他掏出手枪,对准战马,无比悲痛地:“我只有请跟着我转战南北的无言战友献身救同志们了!”

    警卫员急忙以身护马,伸出双手大声喊:“不!不!……”

    长时间的静寂。

    突然,一位参谋吃力地走到跟前:“报告!前面发来急电,说抬着周团长的担架掉队了,要求我们务必找到他们。”

    彭德怀:“知道了!少奇同志,周团长是攻占娄山关的英雄,为革命已经失去一条腿,如今……”他说不下去了。

    刘少奇:“警卫员,一定要保证彭军团长的安全,我去找掉队的周团长!”

(1)、文中警卫员“哭”的原因是什么? 

(2)、少奇同志为什么会冤枉警卫员?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吗?

(3)、彭德怀在“掏出手枪,对准战马”之前为什么有一段时间“久久不语”?

(4)、警卫员以身护马,伸出双手大声喊:“不!不!……”之后,是“长时间的静寂”。请你和同学讨论讨论,此时,刘少奇同志、彭德怀同志、警卫员同志各在想什么?请写出最符合人物各自的性格及剧情发展的人物心理活动。

(5)、彭德怀:“知道了!少奇同志,周团长是攻占娄山关的英雄,为革命已经失去一条腿,如今……”他说不下去了。彭德怀同志为什么说不下去了?“如今”后面的省略号可能省略了什么话?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余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尝以为无缘能来。及兹获游,周历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有其故焉。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麓山之力不副天 奇,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求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於治平也,弗难矣

     【注释】①俦(chóu):伴侣,此处用作动词,结伴同游。②治平:政治修明,社会安定。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