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富有创新精神。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发明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顷,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  宋代,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在海上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泉州、广州、明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进行管理。中国同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南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是北宋治平年间收入的三倍。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初,按照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为中国革命制定的策略,在斗争中遭受了重大挫折。毛泽东经过调查后认为,在中国占70%的人口是贫农,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秋收起义后,他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走出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

材料四  “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高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了面貌。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

(1)、材料一提到的“第五大发明”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国际为中共产党制定了什么样的革命策略。

(4)、材料四中,凤阳农民创新的“大包干”做法,逐渐完善成什么制度在全国推广?

(5)、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举一反三
在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克制器材之器。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