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岁断 , 不过数十           狱:监狱 B、从骊山下,道芷阳行         间:从小路 C、每食辄弦歌而之             荐:推荐 D、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焉   相:辅佐君王的大臣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观鸭说

[明]吴廷翰

    家僮取鸭卵伏之,得雏鸭数十。始育,则饲之盆中,少与之水,其声呴呴然,其毛羽滈滈然,予甚爱,戏之。

    不数日,僮以告曰:“雏鸭有毙者矣。”既而听其声,啾啾然哀鸣;视其毛羽,苏苏然以散落,予让僮不善畜也。僮曰:“是非不善畜也,畜不以水也。”

    次日,予适憩亭中,时雨初歇,池水方强,顾而乐之,凭栏而语曰:“曷不以畜鸭雏?”僮趋而去,不移时筐而至,稍出之水涯,惶惶然惊愕不已 , 其目睢睢然睨,其足逡逡然前而却。竿之,则遂群奔水中,或扬足而驰,或拍翅而飞,不定者良久。既乃狎水,或仰而饮,或俯而啄,三五而阵,各适其所。则又或沉或浮,或没或出,盘旋戏跃于萍藻间。既休而理羽,交口扇翅,或曳而行,或拳而立,或屈而睡,消摇相羊 , 容与如也。既晡 , 僮将筐而归,则相与复嬉于渚,或逐于堤 , 或蔽于丛,不可得,遂纵之。

    明日至,亦如之。其声嗈嗈然以和,其毛羽濯濯然以光泽。其去畜池之前仅三日,充长已倍三之一矣。

    余乃叹曰:大哉造物之育万物乎!大而龙蛇之于渊泽,虎豹之于山林,细而蠛曚之于蹄涔 , 各遂其性而已。鸭之不育于陆而育于水,亦一理也。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君子为政,当斯民沦丧之后,烦之以法令,胁之以刑罚,诱之以智巧,荡之以淫华,本性日耗,生理日促,相与骈死而不知。一旦欲其改途易辙,驱之以道德,荡之以礼义,纳之以忠信,囿之以淳朴,靡不相顾骇愕,不信不安。及其久也,教成而化行 , 行安而俗美,追视昔日之所为与今日之所趋,安危利害相去什佰而千万,则虽械之使为恶,日挞之而欲其蹈刑,亦不可得矣。

    乃复叹曰:因育鸭得育民,然则兹观也,鸭与也乎哉!述观鸭。

(取材于《吴廷翰集》,有删改)

【注释】①消摇:“逍遥”,安闲自得。相羊:徜徉,漫游之意。②容与:安逸自得的样子。③晡:傍晚。④蠛蠓(mèiměng):也称“蠓”,一种小飞虫。⑤蹄涔(cén):蹄迹中的积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并取《十七地论》以释众疑,即今之《瑜伽师地论》也。又言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于是结侣陈表,有诏不许,诸人咸退,唯法师不屈。

    既方事孤游,又承西路艰嶮,乃自试其心,以人间众苦种种调伏,堪任不退。然始入塔启请申其意。愿乞众圣冥加,使往还无梗。

    贞观三年秋八月,将欲首途,又求祥瑞。乃夜梦见大海中有苏迷卢山,四宝所成极为严丽。意欲登山,而洪涛汹涌,又无船筏,不以为惧,乃决意而入。忽见石莲华涌乎波外,应足而生,却而观之,随足而灭。须臾至山下,又峻峭不可上。试踊身自腾,有抟飙飒至,扶而上升至山巅,四望廓然无复拥碍。喜而寤焉,遂即行矣。时年二十六也。

    时有秦州僧孝达在京学涅槃经,功毕还乡,遂与俱去。至秦州,停一宿,逢兰州伴,又随去至兰州。一宿,遇凉州人送官马归,又随去至彼。停月余日,道俗请开涅槃摄论及般若经,法师皆为开发。

    凉州为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侣往来无有停绝。时开讲日,盛有其人皆施珍宝,稽颡赞叹,归还各向其君长称叹法师之美,云欲西来求法于婆罗门国,以是西域诸城无不预发欢心,严洒而待。散会之日,珍施丰厚,金银之钱、口马无数。法师受一半燃灯,余外并施诸寺。

    时国政尚新,疆场未远,禁约百姓不许出蕃。时李大亮为凉州都督,既奉严敕,防禁特切。有人报亮云,有僧从长安来欲向西国,不知何意。亮惧,追法师问来由。法师报云,欲西求法。亮闻之逼还京。

(节选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