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题型:单选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容易
某初三班举行历史辩论会,下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此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
A、
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
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材料二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三 苏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创造的计划经济模式,即在公有制基础上,国家运用行政命令的手段,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计划的生产,是与资本主义放任经济截然不同的一种经济模式,而资本主义的放任经济则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真正成功的又是什么重大事件?
⑵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在承认错了以后实行了什么政策?
⑶材料三苏联创造的“一种经济模式”是指什么模式?“深刻危机”开始发生于哪国?
⑷面对危机,西方国家纷纷寻求应对措施,是谁首次借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采取措施渡过了危机,措施最早从哪一行业开始?
⑸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不仅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在面对共同敌人时还可以团结合作,请举二战中一个最典型事例加以说明。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中,俄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程。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为推动经济发展,以匈牙利为代表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但都成效不大。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斯大林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上述材料表明苏联确定的工业化的方针是( )
1957年,它空前强大。而其如红日初升般的勃勃生机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一切对于资本主义感到厌恶的人、一切追求共产主义的人们都对它充满着无尽的向往。然而,仅三十多年(1991年)后,这个充满着新生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上空高高飘扬的红旗缓缓落下,列宁、斯大林的雕像被一夜间推倒,属于社会主义的一切仿佛顷刻间土崩瓦解。“它”指的是( )
下图是苏联1928年印发的一幅海报《工业化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图案相当规整,背景的机器、仪表犹如机械制图,工人形象亦如机器人一般体现了规则和力量。该海报反映了苏联( )
返回首页
相关试卷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试题篮
编辑
生成试卷
取消
登录
x
请输入网站账号/手机号码/邮箱
请输入密码
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其它登录方式:
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