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7.2走向未来练习题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中国有两句名言“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材料二:邓小平从18岁在法国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起,就打定主意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祖国人民。他的一生,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开创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毕生奋斗的动力源是什么?在邓小平为英国培格曼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选》写的序言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材料:《“一带一路”建设企业跨文化合作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哈萨克斯坦能源输出简析其外交政策发展》《关于在中国青少年中推广“一带一路”旅游的调研》……翻开这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一带一路”与我们的未来》中英对照文集,很难想到这部著作竟出自12名中学生之手。
“我们关注‘一带一路’建设,投身‘一带一路’研学,希望以青少年视角提出问题并努力寻解。”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们经过一年多时间,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对“一带一路”进行研究,日前已经结题。
“新时代青少年既要博学古今,又要心怀天下。该课题不仅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创新,更培养了青少年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的家国情怀。”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表示。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