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浙江省2020届高三历史选考卷(八)
材料一: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的产生与发展、唐朝佛学的繁荣使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但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了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表1语文教科书的演变
时期 项目 |
1908年吴曾祺版 |
1935年叶圣陶版 |
2013年版人教版 |
|
语体 |
白话文 |
0 |
86 |
120 |
文言文 |
704 |
58 |
60 |
|
作者 性别 |
男 |
267 |
108 |
166 |
女 |
0 |
3 |
17 |
|
核心思想 |
以“八条目”修身为主,“八条目”指的是《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
以民国“新修身”为主,包括孝道、兄弟、慈幼、公益、守法律、服兵役、纳税等 |
以新时代“素质教育”为主 |
——摘编自吴婷婷《百年语文教科书选文文化分析》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语文教科书演变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从不同角度提取信息,说明须史论结合。)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