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加试题】中国与世界秩序的关系变迁从一个方面折射了近代中国命运的浮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前,中国曾经是一个地区性国际秩序的主导者,面对西方东进之后的世界秩序重构,中国曾经试图继续维持旧秩序,但遭遇惨败。

在20世纪初世界秩序的变动与重建中,中国逐渐主动参与。……与晚清时期被迫进入国际秩序不同,这一次中国具有相当的主动性,并有着自己的明确诉求。

---摘编自《从世界秩序的变迁中观察中国》王建朗

材料二:二次大战是一次国际政治舞台重新洗牌的时期,历史给中国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抗日战争前期,独力支撑抗战的中国为取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竭力将中日问题国际化。

1942年2月,蒋介石一行访问印度,劝说英印双方在战争大局下作出妥协,7月,指示《中央日报》连续发表两篇社论对印度问题进行评论,呼吁双方妥协以促进战时盟国在远东的合作。

1943年10月,中国与美、英、苏一起签署莫斯科宣言,参与了四大国对战时与战后世界的安排。……侵略战争打破了旧秩序,反侵略战争并不是要消极地维护旧秩序,而是要在一个更为合理的基础上建立新秩序。在这一轮世界秩序的大变动中,中国抓住了机遇,参与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并在这一秩序中获得了重要地位。

——摘编自《大国意识与大国作为——抗战后期的中国国际角色定位与外交努力》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秩序关系又有新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组织(部分)统计

时间

中国行动

1980年

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代表权恢复

1986年

中国政府正式启动“复关”谈判

1989年

中国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996年

推动建立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2013年

中国提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共建“一带一路”

---据百度搜索整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以前中国在国际秩序中表现出来的国家意识。分析在20世纪初世界秩序的变动与重构中,中国外交主动性的主要表现。
(2)、阅读材料二,概括指出,与20世纪初期世界秩序变化中的外交相比,二战期间中国外交的新变化;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在二战后初期的世界秩序中获得重要地位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中国与世界秩序关系的变化。
举一反三
中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还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都让我们引以为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一个海洋大国,但在古代未形成清晰完整的海权意识。清朝前期,被誉为“认识海疆形势第一人”的将军施琅认为,“天下东南之形势,在海而不在陆。陆地之为患也有形,易于消弭;海外之藏奸也莫测,当思杜渐”。康熙帝囿于满汉大防,未有效关注。雍正帝一改明代弃守沿海岛屿政策,建立岛屿与海岸并重的全面防御体制。在此基础上,乾隆帝坚持海防重于通商的指导思想,将与西洋贸易由四口减为一口。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海防危机,萌发建立外海水军的近代国防思想。1907年,日本人侵入我国东沙岛,在中国方面据理抗争交涉下,最终收回了东沙岛,在收的同时,清政府“书立碑记,以保海权而重领土”,并制定了开发和经营的办法。

——摘编自王秀英《近代中国海权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相对于“海权”,海防一词更符合中国“和而不同”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传统海防观相比,现代海防的内涵也更丰富,海防职能、范围、难度,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更密切。建国之初,无论是肃清沿海岛屿上的国民党残军,还是解放海南岛、收复台湾都需要加快海军建设,更新舰艇装备。对此,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大力支持。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我国战略中心转向朝鲜半岛,1953年,按中苏协定,中国从苏联购得舰艇共137艘,并迅速具备了自行装配制造海军舰艇的工业能力。1958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召开会议,研究领海线的相关问题。在充分听取意见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最终决定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1982年公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规定“各国有权确定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

——改编自刘征鲁《毛泽东心系海军建设》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