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试题来源: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10月份(联考)阶段检测试卷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

    ①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②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全国抗战的总后方

    ③促成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建立

    ④领导抗战以来首战的胜利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考点】
    【答案】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8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争的胜负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经济力量的较量。日本当时是一个工业相当发达的军国主义国家,因此在军事装备及军队训练素质上都占据着优势;而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军事装备与部队的训练、编制都过于陈旧落后,无法适应陆海空联合作战之需要。抗战初期,日军一个师团战时兵力约有2.2万人,马5800匹,步骑枪9500枝,轻重机枪600余挺,各式火炮108门,战车24辆。而中国军队一个师的编制为官兵约1.1万人,步骑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328挺,各式炮46门,掷弹筒243枚。尽管战争初期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以血肉之躯与优势装备的敌军相战,这种抵抗是难以持久的。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

    材料二 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简171·内史杂: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

    简34·行书: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据统计:目前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

    ——根据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容整合

    材料二 1940年谢觉哉曾发表文章自豪地说:“全世界进步人士为什么称赞边区,说到中国不到延安,等于没有到中国?因为边区有民主。”……由于陕甘宁边区的广大农民缺乏民主意识,要想把他们动员起来参加选举,实在难度极大,为此边区开展了多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极大提高了边区民众的选举热情。而后为保证群众能够行使其选举权利,边区政府因地制宜,背箱法、豆选法、画圈法、烙票法等各种方法应运而生。到1941年10月,延安举行第二届边区参议员选举中,参加的人有1千多人。由此可见,一旦真正把选举权利赋予广大民众,他们会非常珍惜,对选什么样的人尤为关心和慎重。

    ——摘编自卢毅《“因为边区有民主”:抗战时期中共声望的提升》

    材料三 “多民族”与“大一统”是中国的历史特征,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情和民族实际出发,确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建国以来的经验来看,完善这个制度,需要认真处理好两个关系,即维护国家统一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保证国家整体利益与兼顾民族地区利益的关系。

    ——摘编自余志坤、普布次仁《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共同性”属性、趋势与进路探析》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