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下面的诗句节选自戴望舒的《雨巷》,阅读后合理想象,根据要求写一个面画。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要求:①写出“她”的神态,“我”的心理;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③语言优美,富有意境;④不超过150字。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史学以“事”为研究对象,文学以“人”为描绘中心,各有侧重。历史上所有的“事”都是“人”做的,           。所以,必须把“人”写透彻,才能把“事”说清楚,这是优秀的史学著作所追求的境界。司马迁便把这境界提升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此前的先秦史著,编年体的《春秋》《左传》,国别体《国语》《国策》,总体上都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所作的记录,都没有注重突出历史事件中的人。到《史记》,我国史著的面貌才和以往的              “本纪”“世家”“列传”皆围绕人为中心,简称为“纪传体”。这体例            非司马迁莫属。

    《史记》的贡献(          )。《史记》注重人物的性格、禀赋与细节,这是司马迁用笔的着力之点、精彩之处。《商君列传》中,魏相公叔座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为接班人,惠王默然不语,公叔座说:“鞅有奇才;您若不任用他,就该把他杀了,千万不要让他为别国所用!”后来,公叔座又把这话告诉了商鞅,劝他赶快离开,以防不测。商鞅听后莞尔一笑,说:“既然大王没听信您的话来任用我,又怎能听信您的话来杀害我呢?”如此,商鞅的形象便           。这便是《史记》的细节与性格。

返回首页

试题篮